燕京紫宸殿。
殿外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地面上,与四角青铜龟鹤灯中升起的檀香交织,营造出肃穆而又热切的氛围。
御座依旧高高矗立,明黄锦缎坐垫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只是此刻御座前的空地上,
已聚集了梁山核心群臣与辽国旧臣,众人神色凝重,似在酝酿着一件关乎天下格局的大事。
萧普贤女刚结束与姜齐的名录舆图交接,正欲转身退下,却见杨志大步从群臣中走出。
他在御座前站定,目光扫过殿内众人,随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杨志!斗胆请郎君登御座!开国统御四极!”杨志的声音虽然洪亮,却略微发抖,他俯首在地,头贴金砖。,身子微微发抖。
姜齐站在殿中,闻言微微一怔,连忙上前搀扶,“快快请起!此言万万不可!我等起兵以来,所求不过是百姓安心,平抒郁气,何来登御座之说?”
杨志却不肯起身,依旧俯首道:“郎君此言差矣!如今燕云已安,辽东在手,河东平定,甚至上京中京都是我梁山治下,齐鲁大地,更是百姓归心,官员忠贞,岂不是登基御座的大好时机?”
杨志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附和之声。
姜齐面上带笑,双眼眯着打量着那些附和的人。
李助从文官列中走出,对天下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
“杨将军所言极是!”李助躬身行礼,语气恳切,“此时,方腊割据江南,西夏插足关中,金国逃遁西京,王庆欲占川蜀,王英蚕食荆襄,正需一位雄主统御四方!若郎君不肯登位,天下岂不是群龙无首,燕云百姓亦非无所依靠?如今大宋皇室被俘,赵楷幼弱,难撑大局。郎君雄才大略,深得军心民心,若能登御座,开国建制,不仅能凝聚天下力量,更能号召天下义士,共平战乱。此乃顺应天意、民心之举,郎君万不可推辞!”
朱武紧随其后,这位“神机军师”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叠绘制精美的《天下舆图》,展开铺在姜齐面前:“郎君请看,如今燕云十六州已归我梁山,关中种洌义军牵制西夏,江南方腊虽割据却可招抚。若郎君登位,便可以燕云太行山以东为基,拒西夏,抗金国,收江南,定草原,重现汉唐盛世!此等伟业,非郎君不能成!”
公孙胜手持拂尘,缓步走出,他眼神澄澈,带着几分道家的超然,却也语气坚定:“贫道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明亮异常,正应在郎君身上。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违。郎君若顺天应人,登御座、建大业,定能保天下百姓平安,再无战乱纷争!”
武将列中,云天彪上前一步,神色肃穆:“云某南征北战,深知郎君的仁厚与谋略。不仅燕云百姓渴望安定,辽东,上京道百姓同样如此,每每听到齐鲁之地的百姓的生活,对其而言,便是身在天堂一般的神仙日子,可以种地,不惧纠纷,不怕土地被吞并,不担心各种繁重的劳役赋税,每一个政令皆是百姓所求,郎君若不肯登位,恐寒了天下人的心。某愿率梁山将士,誓死效忠郎君,助郎君统一天下!”
呼延庆是呼延赞之后,骨子里带着将门的忠勇,他跪倒在地,与杨志并排,“臣呼延庆,愿随云帅之后,恳请郎君登御座!臣愿率军横扫西京,收复天下,为郎君开疆拓土!”
鲁智深身着僧衣,难掩豪迈之气。
他走上前,双手合十:“洒家早先是小种经略相公门下,虽出了家,却也知‘大义’二字。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受苦,郎君登位,便是救民于水火。洒家愿为郎君护法,扫除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