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乐和乔装成一名商人,趁着夜色,从潞水的一处浅滩潜入城中。
他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在一家茶馆内见到了萧干和几名主张和谈的官员。
“乐先生,您可算来了!”萧干见到乐和,激动得差点站起来,“如今城中形势危急,还请先生想想办法,劝说太后早日和谈。”
乐和坐下,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诸位大人不必着急。我家郎君已有之意,只要萧太后愿意投降,梁山军定会遵守承诺,善待城中军民。如今关键是要让萧太后知道,和谈是唯一的出路。”
“可太后固执己见,我们劝说了多次,都没有效果。”一名官员无奈地说道。
乐和微微一笑:“诸位大人可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向太后陈明利害。如今城中粮食短缺,百姓们早已怨声载道,若再继续抵抗,恐怕会引发民变。到时候,不仅太后的位置保不住,怕是还会有性命之忧!”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乐和说得有理。
萧干说道:“明日上朝,我们会再次劝说太后。若太后还是不肯松口,我们就联名上书,恳请她以天下为重,早日和谈。”
乐和点头:“如此甚好。若有任何消息,诸位大人可通过这个暗号与我联系。”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刻有特殊花纹的玉佩,递给萧干,“只要拿着这枚玉佩,就能在城外的梁山军营地见到我。”
次日清晨,辽军的朝会上,耶律慎行和几名官员再次劝说萧普贤女投降。
“太后,如今城中粮食已尽,百姓们无粮可食,若再继续抵抗,恐会引发民变。”耶律慎行跪在地上,声音哽咽,“臣恳请太后以百姓为重,早日与梁山军和谈,保全城中军民的性命。”
其他官员也纷纷跪倒在地,恳请萧普贤女投降。
萧普贤女看着眼前的官员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这些官员都是为了城中的百姓,可她却始终无法放下心中的执念。
“你们都起来吧。”萧普贤女叹了口气,“朕知道你们的心意,可此事事关重大,朕还需再考虑几日。”
官员们见萧普贤女依旧不肯松口,心中虽失望,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知道,想要让萧普贤女彻底放弃抵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契机。
此时,城外的梁山军大营内,姜齐收到了乐和传回的消息。
“看来城中主张和谈的官员不在少数,只要咱们再加把劲,萧普贤女迟早会答应和谈。”姜齐对云天彪说道。
云天彪点头:“咱们可以再派一支小队,在城外举行阅兵仪式,展示咱们的实力,让萧普贤女知道,咱们有足够的能力攻克析津府,只是不愿伤及百姓,才愿意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