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立国建吴的消息传到洛阳时,赵楷正在皇宫内与李纲商议征讨西夏的计划。
内侍递上江南的急报,赵楷看完后,气得将奏折摔在地上:“方腊贼子,竟敢公然称帝!朕若不将其剿灭,何以面对列祖列宗!”
李纲捡起奏折,仔细阅读后,眉头皱得更紧了,“陛下,方腊在江南推行均田,深得百姓拥护,兵力已达十五万,且有水师相助,不易对付。如今西夏在关中虎视眈眈,若再分兵征讨江南,恐会顾此失彼啊。”
赵楷的心情更加焦虑。他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外飘落的秋叶,心中满是无力感,西夏未灭,长安未复,方腊又在江南作乱,大宋的江山,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陛下,”李纲走进殿内,躬身说道,“江南战事不利,张俊请求增兵。但如今洛阳的兵力,仅够防御西夏,实在无兵可派。臣建议,暂时与西夏议和,先集中兵力剿灭方腊,再回头对付西夏。”
赵楷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议和?朕岂能向西夏低头?父皇还在兴庆府受苦,朕若议和,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陛下,若不议和!”李纲说道,“若继续两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还有河北的田虎,中原的姜齐,恐会到时候大宋就真的危险了。陛下!大宋就真亡了啊!”
赵楷看着李纲,眼中满是挣扎。
他知道李纲说得有理,却又不愿接受议和的屈辱。
杭州的皇宫内,方腊正站在窗前,望着钱塘江上往来的战船。
他知道,大宋的大军迟早会来,不过大宋之前,怕是还有北边的梁山!
就在各方势力风云变幻之际,梁山的吴用正和折可大面对面。
得知洛阳新帝登基、西夏入侵关中的消息后,折可大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精气神一样!
温州城内松风居,是折可大居住的小院。
院内几株老松枝叶遒劲,院角的石井栏上爬满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针香气。
可此刻,折可大坐在堂屋的竹椅上,身着素色布衣,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双眼布满血丝,面前的茶盏早已凉透,他却浑然未觉。
“大人,梁山吴用先生求见。”老仆轻手轻脚地走进堂屋,声音压得极低。
自昨日得知洛阳新帝登基、西夏攻陷关中的消息后,折可大就成了这副颓然模样,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