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建宁二年
「刘志还不肯对著祖宗认错吗?」
与汉太祖饮酒作乐的时候,怀里捧著酒坛子的何博,忽然想起了死鬼汉桓帝。
这位天子的一生,有功有过,虽然不至于沦落到成帝、安帝那样的地步,但该清算的仍要清算。
毕竞坐在那样的位子上,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回报,这本就是失职的体现。
不过,拉清单这种复杂的事,上帝是很少过问的,只交由阴司的下属去办。
他更加关心审问清算的过程中,多方的争吵辩论。
毕竟对簿公堂时,什么东西都能抖落出来,实在是符合世人吃瓜看乐子的属性。
不然的话,后世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参与陪审了。
「我听说刘庄还被他气晕过去了?」
刘志死下来的时候,何博正在中南之地,感受澜沧江水的润滑,因此没能围观到桓帝刘志,舌战列祖列宗的一幕。
刘邦就说,「当场气晕了一次,后面越想越气,回家又晕了次。」
刘庄的身体,在生前的日夜操劳间,也是积累出不少毛病的。
变成死鬼之后,他还挂心著人间的子孙,没办法像其他先人一样洒脱,因此偶尔还会有「旧病复发」的迹象。
属实是心病难医的类型。
而生性严格自矜的汉明帝,对上糊弄糊弄就好的汉桓帝,自然是无法看顺眼的。
安帝刘祜,是个很糊涂的人,他用人的能力,已经在真爱阎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被先祖围著教训时,刘祜一点都不敢还手。
可刘志却是敢的。
被先人围住的时候,他还先声质问道:「世家权盛,损害了国家根基,我打压他们有错吗?」
光武摇了摇头。
然后他又喊道,「顺帝之后,权臣当道,帝王的威严沦丧——难道我没有重新收权,叱退权臣,维持住江山社稷吗?」
和帝、顺帝也不说话了。
章帝刘炟想要说什么,结果被刘志这个不孝的曾孙一指,「传下来的血脉,少有长寿而终的,以至于朝局随著君主频繁更迭而混乱,政策得不到长久的推行,取得它应有的效果,这是我的问题吗?「
刘炟随即退回了父亲身后,偷偷的抹眼泪他还以为这种事,只会被阴间的死鬼念叨。
哪晓得子孙也在私底下,埋怨他的种子不够健壮。
于是,今汉先帝中,能说能打的,就剩下了明帝刘庄一个。
他跟刘志争辩起来,还没有取得胜利,便不幸晕了过去。
没办法,桓帝是旁支入主大宗,父亲刘翼因遭受安帝打压,在封地也一直过不顺畅,使得少年的刘志,在吵架争执上,是受过民间薰陶的。
继位之后,又有梁冀磨搓,骂起人来便更显真情实感。
这哪是从小便受到父母精心养育,生前没受过生活苦恼的明帝,能够比较的?
「听起来,刘志跟个战神一样。」
上帝愈发遗憾自己当时没有在场了。
「看到自己的妃嫔们接踵而至时,他骂的更脏呢!」
刘老三一点也没有为人先祖的自觉,跟何博嘀咕起汉桓帝后在阴间相聚后的事。
「我还特意了关系,把窦妙跟他关在一块!」
「现在那两公婆可闹得不。」
何博更加感慨,「今汉的家事,直都很有乐子呢!」
可惜,天家的事,牵扯著整个国家。
它那里一直闹出乐子,整个国家便要出现乱子。
太多无辜的生灵,要被一家一姓的爱恨情仇,给牵扯到漩涡里去,迎来破碎的结局。
「不知道刘宏这,以后会整出什么事来!」
汉太祖也跟著附和,嘬著酒水期待起子孙未来的行为。
他对江山社稷,没有多余的执著。
反正国祚已经超过了二世而亡的秦朝,嬴秦西迁后的国家,也死在了大汉前面,如此,还惦记著「江山永固」干什么?
人都是要死的,东西也都是会坏掉的。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你说,大汉还能撑几代?」
酒过三巡,原本躺在地上,让美人替自己揉肚子的刘季,忽然一个鲤鱼打挺,跑到何博身边小声询问:
「我估摸著能熬到刘宏孙子辈!」
刘宏作为君主的手段,已经在再度送走窦氏的政变中,展现了出来。
而眼下,这小子正忙著吸取前人经验,用宦官打压趁著窦氏与宦官互殴,从而雄壮起来的清流们,为他们定制第二次「党锢之祸」。
俨然有桓帝当年的风采。
而有这样的权衡手段,想来汉室那老旧不堪的宗庙,还不至于倒在他手里。
「还想著传到孙子辈啊?」
「看来你对汉室社稷,还挺乐观的?」
「乐观个屁!」刘老三摸著自己的胡子说,「乃公这是充分考虑了刘炟血脉的影响!」
「按后面皇帝只能活三十岁算的!」
汉家天子成婚生子,普遍在十多岁时便进行了。
不管后面能不能养活,起码「早生早育」,是一直有的。
所以这样算来,三代人的时间,听起来长久,实际上也就四十来年的样子。
「我觉得刘宏恐怕也活不到看到他孙出的时候!」
何博听到祖宗咒骂子孙短命,直接笑了起来,指著他说,「也就你这样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了。」
「不过,汉室还能活多久,不在于我,也不在于皇帝能不能掌握权力。」
「只在于百姓还能忍受多久。」
「你当年芒砀山起义,不也是一拍脑袋就干了?」
「难道还抽空琢磨过上头的情况吗?」
刘老三摇了摇头,跟著笑道,「也对,也对!」
「这胸口的恶气一起来,脑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就想著泄火了!」
他举起酒杯,跟何博碰了一个,然后一口畅饮而尽。
「那就祝刘宏运好些吧,百姓们能多忍他年!」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