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战场,二皇子罗裕意气风发地率领八万大军,在张辽和徐庶的辅助下,如秋风扫落叶般攻打辽东燕国。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沿途城池的官员听闻新军大军压境,纷纷望风归降。这不,昨日罗裕大军才刚刚抵达房县,今日他便安稳地坐在城内的大堂之中,县令恭恭敬敬地直接选择归降。
罗裕心中大喜过望,照此情形发展下去,自己必然能很快顺利进入辽东,击败燕国似乎也指日可待。一旦大功告成,自己便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便可迎娶那令他朝思暮想的刘颖。想到此处,罗裕不禁心花怒放,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罗裕沉浸在美好憧憬之时,一个守军神色慌张地冲进大堂,单膝跪地,急切禀报道:“启禀二皇子,大事不好!燕军五万大军已抵达城外!”
罗裕闻言,犹如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大惊失色。他急忙下令:“速速召集张辽和徐庶等议事!”
片刻后,大堂内气氛凝重。罗裕将燕军来袭的情况简要叙述了一番:“燕国袁尚派大将军颜良,军师许攸率领五万燕军已抵达城外。”
话音刚落,又一个守军匆匆来报:“城外,燕军大将颜良正在挑战!”
罗裕微微一怔,随即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说道:“这个颜良倒是个急性子啊!刚到,便来城外叫阵。”
这时,堂下一名姓张的校尉挺身而出,抱拳大声请命:“二皇子,末将愿出城应战!”
罗裕看着校尉,心中略一思索,点头同意:“好,张校尉,汝且出城会会他,务必小心!”
随后,罗裕转身继续与众人商讨军情,他将目光投向徐庶,神色凝重地问道:“徐军师,依汝之见,该如何击败燕国?”
徐庶低头沉思一番之后,缓缓开口回应道:“二皇子,咱们若要击败燕国,平定辽东,可分为三部行事。
罗裕闻言,大喜过完,赶紧询问着,徐军师,咱们可分那三步,快快到来。
徐庶闻言,整理一番思路之后,缓缓开口说道:若要击败燕国,彻底平定辽东,第一,在军事上,咱们应该稳扎稳打,切不可冒进,随即围点打援。咱们率军进抵辽东后,面对燕国的阻击,不必急于攻坚,而是先击溃其外围部队,切断襄平与外界的联系,形成合围之势。如此,燕国皇帝袁尚便如瓮中之鳖,不攻自破。”
徐庶稍作停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第二,分化瓦解,震慑反抗。对燕国的核心势力采取坚决打击态度,明确‘擒贼先擒王’,集中力量消灭袁尚及其核心家族、亲信,从根本上摧毁割据政权的领导核心。而对普通军民则区别对待,恩威并施,减少不必要的抵抗,如此便能加速战争结束。”
“第三,大战之后,高压清算,消除辽东的割据根基。待城破之后,诛杀袁尚及其家族,同时处决其部下主要官员,彻底清除割据势力的领导人物。而后迁徙人口,将襄平及辽东地区的官吏、士兵及家属迁徙到中原腹地,既瓦解了辽东潜在的反抗力量,又可充实大新核心区域的人口,从根源上消除辽东再次割据的可能。如此一来,便可快速平定辽东并使其长久安定。”
罗裕听后,眼前一亮,大喜过望,随即说道:“徐军师不愧为顶级谋士,此法大妙!徐军师足智多谋!其谋略不下于贾诩啊!”对徐庶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