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认了,“环泉大桥”项目的承建,就是赵立冬,亲自点头、打招呼的结果。他也承认了,那些打着“咨询费”名义,汇往港岛的巨款,就是为了,洗白给赵立冬的……“好处费”。
但是!
林纾的眉头,很快,就皱了起来。
他敏锐地发现,王康年的所有供述,都像是一条,经过精心修剪的、狡猾的泥鳅。
他虽然承认了大量的、外围的事实,但在所有涉及到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时,却都,避重就轻,滑了过去。
比如,当审讯人员,问到,每一笔“咨询费”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是谁,直接跟他敲定的时候,他便开始,含糊其辞,说自己年纪大了,记不清了,具体的事情,都是
而当被问到,那个给宏远集团,提供了巨额过桥资金的、神秘的“老K”,究竟是谁时,他的回答,就更加,滴水不漏了。
“不知道,警官,我发誓,我真的不知道!”
审讯记录上,白纸黑字地,记录着他的原话。
“我从来,就没见过这个‘老K’!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老板,亲自跟他联系的。我只是个,负责执行的副总。我们老板,也只是跟我说,有一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愿意帮我们解决资金问题,但前提是,事成之后,要把项目利润的……一部分,分给他。”
“至于这位‘大K’,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我一概不知!我只是,按照老板的指示,负责把钱,打到指定的账户里去!”
林纾轻轻点了点头,将那份,记录着王康年狡猾供述的审讯报告,放回到了桌上。他脸上的神情,平静得,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这一切,都精准地,落在了他的预判之中。
对付一个像赵立冬这样,老谋深算的官场“巨鳄”,绝不可能,指望一两个外围成员的崩溃,就能让他,全盘瓦解。
这,注定是一场,需要“剥洋葱”的战役。
必须,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先从最外围的、最脆弱的皮层开始,然后,逐步深入,直到,触碰到那个,最辛辣、最坚硬的……核心。
商人王康年,就是那最外层,一捅就破的、腐烂的表皮。他的供述,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撕开整个利益网络的……突破口。
而秘书陈宇,和司机老陈,则是包裹在核心之外的、那两层坚韧的、保护层。
特别是那个陈宇。
林纾的脑海中,浮现出他被带走时,那副平静得近乎可怕的、镇定的模样。
那是一种,经过了长期、严格的自我训练,才能达到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他的沉默,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对抗策略。他就像一颗,被紧紧锁在保险柜里的、定时炸弹。在没有找到那把,独一无二的钥匙之前,任何强行的爆破,都只会,让他和所有的秘密,同归于尽。
对付他,需要时间,需要水磨工夫。
那么,眼下,能够,也必须,立刻撕开的下一个口子,就只剩下……司机老陈。
林纾的目光,转向刘秧,眼神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锐利和决断。
“老刘,”他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字字,都敲在了关键点上,“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调整一下。”
他伸出手指,在司机老陈的名字上,重重地,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