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培训,我回头给你弄套计划,就按……嗯,就按以前部队里的标准来,练体能、站军姿、学巡逻规矩。”
他知道“军训”这个词在六十年代太超前,特意换了说法。
李刚似懂非懂地点头,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朝着厂长办公室走去。
李老板正坐在藤椅上扇扇子,见卫国进来,连忙起身倒茶。
“卫老弟,今儿咋有空过来?”
他指着桌上的账本,“你上次弄来的那批皮棉可真顶事,纺出来的纱又细又匀,天津的客商看了直拍大腿,说要包下半年的货。”
卫国接过茶碗,滚烫的茉莉花茶驱散了些许暑气。
“包货是好事,不过我得跟您说个事——马老板最近没来吧?”
李老板哈哈笑了起来:“你还惦记着他呢?第一次给50吨,第二次给70吨,那家伙回去琢磨了三天,逢人就说捡了个大便宜。
我估摸着,没俩月他消化不完。”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老弟你这皮棉到底哪儿来的?质量好得邪乎,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白、这么长的纤维。”
卫国含糊地笑了笑,指了指窗外:
“说来话长。对了,我过几天要出趟远门,仓库里又放了50吨皮棉在2号库,您盯着点。
还有,我让李刚招警卫,厂子大了,安全第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的生产计划表,“我看现在一条流水线有点紧,要不咱再加两条?您当初建厂时不是预留了位置吗?”
李老板放下扇子,眼神亮了起来。“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他走到墙边,指着图纸上的阴影区域,“这儿,还有这儿,本来就是按三条线设计的。只是缺机器、缺技术……”
“机器和技术你别愁,”卫国心里已有盘算,
“我出门一趟,回来保证给您弄来最新式的纺纱机,比现在的效率高两倍!”
两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从原料采购到工人管理,事无巨细。直到厂区的下班铃声响起卫国才起身告辞。
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把厂区染成暖金色。
卫国找了个僻静的角落,从空间里取出两只油亮的烧鸡和一篮水果——蓝莓颗颗如紫水晶,表面凝着一层白霜。
他刚捏起一颗蓝莓塞进嘴里,酸甜的汁水就在舌尖炸开,却也把嘴唇染成了紫色。
“呀,卫国,你咋在这儿?”
熟悉的声音让卫国猛地抬头,郑淑珍正抱着一叠报表从车间出来。
她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确良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
头发用一根红绳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额角,显得格外利落清爽。
卫国下意识地抹了抹嘴,却反而把紫色抹得更开。郑淑珍见状,噗嗤笑了出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方手帕递给他:
“瞧瞧你,跟个馋嘴小孩似的。吃啥呢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