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
朱元璋的耳朵里,这一声‘师父’喊得极其的重,而且还是一个字比一个字重。
就好像是每一个字,都是从齿间咬出来似的。
这浓郁的怨念感,与朱允炆之前的‘乖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如此鲜明的对比,才让朱元璋瞬间就有了后背发凉之感。
尽管他知道,朱允炆从未消除他对叔叔们那莫名其妙的恨。
可当他再次看到朱允炆这写满‘怨恨’的眼睛之时,还是不免心中一震。
不等朱元璋反应过来,朱允炆就走到了他的面前。
“我知道,一定是师娘看到了我桌下的纸张一角,所以你猜到了我在想什么。”
“你还在为他们说情!”
“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听你的话,一直按照你的标准在治国。”
“这一年多,我没有休息一天,我比皇爷爷还要勤奋。”
“我为了什么?”
“我为了成为你心里唯一的徒弟啊!”
说到这里,朱允炆的眼里,直接就流出了委屈的泪水。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允炆,真就是怎么看,怎么像是受了大委屈的小媳妇儿。
按理说,朱允炆如此针对他的儿子们,他就算不恨,也该发火才是。
可他却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那已经在他心里生成的怒火,给发出来。
原因无他,
只因为朱允炆眼里的委屈,不仅看着真实无比,还能让他感同身受。
就因为这双让他朱元璋感同身受的眼睛,让他当即就把怀疑与埋怨,瞄准了他的儿子们。
朱元璋看着长城方向,看着各大寨王驻地的方向,不禁心中暗道:“兔崽子们,你们到底对允炆做了什么?”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们不对他做些什么,他绝对不会这么恨你们。”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允炆又擦干眼泪道:“可你到头来,还来为他们求情。”
“我不怨你以下犯上!”
“我不怨你把我打个半死!”
“可我怨你这个可以把我打半死的权臣,为了他们的安乐饭,来给我说软话!”
“我怨,我恨,我妒!”
说到这里,朱允炆的眼睛,直接就眯成了一条如刀又似剑的缝。
而那有如刀剑般的缝隙里的眼睛,也写满了杀意。
紧接着,朱允炆就异常冰冷的说道:“朕不仅要他们吃不上安乐饭,朕还要他们沦为阶下囚。”
“尤其是四叔,燕王朱棣!”
“朕要他死,要他去死!!!”
朱允炆的声音不大,但却冰冷到让朱元璋都后背发凉。
他只看见朱允炆大袖一甩,就回到自己的龙椅之上。
朱元璋的眼里,朱允炆的屁股刚落座于龙椅之上,就立即恢复了平时该有的平静。
可也就是他这瞬间平静的表现,才让他倍感忧心。
他不知道朱棣他们,对这位他自以为的好大孙做了什么,能让他恨到这个地步。
但他却知道,林昊来说好话这事,不仅没能化解朱允炆心中的恨,反而还在这份恨意上,增加了一个‘妒’字。
想到这里,他不禁再次在林昊的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
那种想要改变,却不仅不能改变,反而还让事情变得更糟的无力和挫败感,他简直不要太过熟悉。
可现在不是感同身受的时候,现在是想办法阻止这事发生的时候。
此刻的朱允炆,已经不是才登基之时的朱允炆了。
就凭他这瞬间恢复平静的心境,他就能看到他儿子们‘头悬利剑’的场景。
虽说这些儿子在心中的地位,远不如好大儿朱标,和眼前这位大孙。
可他们再怎么,也是他的儿子啊!
尤其是朱棣,更是他和马皇后的嫡子。
可偏偏就是这位嫡子,成为了朱允炆想要弄死的对象。
想到这里,他当即就有了开口劝说的打算。
可他一想到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也就没有开这个口了。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完全可以确定,林昊在朱允炆这里,已经无法避免‘凶狠削藩’的出现。
他现在能做的,那就是期待林昊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凶狠削藩’所带来的损失。
想到这里,他的脑子里就再次出现了那七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送出去的信。
当然,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七封信已经是不想送出去,也得送出去了。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他面前的场景,就再次发生了转变!
以灵魂之姿存在于此的朱元璋,并未移动分毫,可他脚下的地砖却飞速向后。
他就这么看着面前的御书房,变得和他这个‘魂’一样虚幻,然后快速远去。
他并不知道他所在的世界,是一个‘球’!
可脚下的地砖和身边的一切转移的方式,却让他有一种身处一个巨大的圆球之上,他身不动,球却转的感觉。
等这种感觉消失之时,他面前的场景就固定了下来。
街上的人群来来去去,面前的石狮子虽然不如镇国公府的高大,但也足以表达这座府邸的尊贵。
“长兴侯府?”
“老耿的府邸?”
“老耿还活着,还没死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就高兴了起来。
这种自己已经死去多日,可故人却依旧存世的感觉,真就是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
老话说得好,自己生死不叫真的死,自己身边的人都死绝了,才是真的死。
原因无他,
只因为自己存世的证人,全都没了。
所以在他看来,耿炳文活在建文年间,就代表着他也以另一种形式,活在这建文年间。
可也就在他刚想到这里之时,他就一把拍在了自己的脑门之上。
其实,早在林昊写出这七封信的时候,他就知道耿炳文活着了。
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耿炳文活着这个消息,远不如这七封信的内容耀眼。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也就在朱元璋刚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时,一道身影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朱元璋的眼里,镇国公林昊并未骑马而来,也未坐轿而来,而是一身百姓布衣,步行而来。
“公爷?”
“您怎么......”
守门的门吏,自然是不论他林昊怎么穿着,都认识林昊的。
只是林昊这身和身份极其不符的打扮,让他有些震惊。
门吏回过神来之后,当即谄媚道:“公爷快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