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末小人物 > 第350章 繁华弹指春明梦 二

第350章 繁华弹指春明梦 二(1 / 2)

刘琰重重叹息,自己是这个社会的顶层,大侄子是皇帝,实话实说自己上面没有人啦。作为受益人得利者,结果却要造自己的反。不是发疯也不是冒傻气,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决心,是该讲讲前因后果。

复除制起于西周,讲的是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免役。前汉延伸到特权阶层免役并赋税除之。此外给底层开个小气窗,身份性固定复除之外,并行临时性的马复制,老弱病残孕同样享受免税免役。

底层没有话语权,对底层有利的马复制执行情况全看心情,没认真执行就淡化处理,偶尔需要政绩就执行一次,还要大吹特吹宣传福利制度完善。复除制涉及到执行者自身的利益,那可半点马虎不得。

有世袭爵位的人,还有政府正式编制的官员都享受复除特权。咱没那本事能当官,你有本事享受特权可以,一个人不纳税也可以,可怕的是全家老少包括奴仆全部免税免役。

种地开矿包山放牧,摆摊开店出海商贸,能想到的所有一切,只要在官员名下都不纳税。家里一万名部曲不用上税,十万百万都不用上税更不需要服役。

官员名下的部曲来自自耕农,部曲多了自耕农就要减少,相应的国家赋税也减少。两汉衰微本质上讲在于财政萎缩,财政萎缩主要原因是纳税的人逐年减少,公共支出入不敷出。中央政府失去平衡社会财富分配的能力,阶级矛盾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大爆发,究其根源就在于复除制。

对于特权阶层复除制太重要,重要到想起退休就难受的要命。当一辈子官一辈子不纳税,可是下一代还是百姓,是百姓就要纳税。不用着急当然有办法,萌荫制就是为此设立的,老爹退休儿子接班,不用一样作高官,给个正式编制有机会往上混就行。

但是这还不够,我做一辈子官家大业大,退休之后不怕别的,就怕招政府惦记。有没有这样一种办法,我要是有大群门生故吏,裙带乡党,好处大家一起占难处大家一起挡,这样是不是就稳妥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所有特权阶层集体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人琢磨,不用多久察举制便应运而生。想做官要有人推举,推举人的份量还不能低,两千石是推举权的门槛。

没那么大家业不需要拓展朋党,因此察举制是给特权顶层量身定制的壮大手段。反过来想有成就,做别人的朋党就是向上爬的第一步,所以察举制同样惠及所有特权阶层。

朋党圈子是保障特权的基础,利益是夯实基础的柱石。有了牢固的朋党,才能在政治上争夺话语权,话语权又是获取利益的手段,而利益反过来能维护朋党圈子的牢固。

包括财富在内,土地人力,教育技术,生产资料,资本信息等等有形的和无形的,所有社会资源都是利益。无形的资源容易被忽视,时代的关注点着重体现在两方面: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占有。

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没人耕种土地就是摆设。种地是个力气活,需要适龄人口耕种,在一定时间内,适龄人口总量不会增加。故此地主和地主之间,地主和政府之间,为了人口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博弈带来的结果不外乎两种:

一是通过土地兼并,令生产力失去生产资料,生产力被迫和拥有生产资料的阶层达成分租,生产力承担所有劳动并上缴大部分收获。

政府默许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分租制度不破坏生产力承担国家义务。简而言之,佃农身负双重剥削:有地租负担,还有国家赋税。

第二种情况对国家不利,百姓投献给高门作部曲,成为高门的私有财产户籍中查无此人,自此不再向国家纳税服役。

“您先等等。”普回只听懂一句话,这句话必须要问清楚:“佃户也得缴税对吧?”

“对,有佃户缴税国家仍有收入。”

普回摇头不止:“部曲怎么来的?佃户生活再难也是人啊,为啥要投献做部曲奴仆?”

刘琰看向远处良久不语,往事历历在目好似就在昨日。十五岁其实还是个孩子,孩子和流民走在一路,看见的听到的当时可能不以为意。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死的活的,快要死的活不久的,发生每一幕,见过每个人都再反复捶打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