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谈恋爱?(1 / 2)

大概是在前世公元734年或735年,彼时李白正游历洛阳。他孤身客居洛城,栖身于客栈之中,在某个寻常的夜晚,一阵悠扬的笛声悠悠传来,那曲调饱含着浓浓的思乡韵味,瞬间触动了李白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也正是这笛声为后世留下来了一首千古名篇——《春夜洛城闻笛》,同样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苏均还算是狡猾的了,把这首诗夹杂在《蒹葭》和《关雎》里面,再怎么扯也不会只扯到他的个人感情身上。

毕竟对于文人来说解读作品永远不会浅尝即止,尤其是苏均这样名满提瓦特的学者,那些人解读他的文字向来乐此不疲,这还是他活着的情况。

要是真的等苏均去世之后的话,估计他的作品要被解读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想法,这对于文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那些“阅读理解”不就是这样整出来的嘛。

不过这一次苏均还真的得感谢这样的“头脑风暴”解读,要不然的话自己还不好脱身。

单《蒹葭》和《关雎》可能就是描写爱情,但再加上《春夜洛城闻笛》那么你还叫我爱情诗吗?这应该算作拟人思乡诗了,甚至苏均都为后来的人们想好了标题,就叫做《纳塔感怀三首》。

但这都是苏均的想法而已,谁知道外面的大家怎么想的,要是他们更喜欢这样的“小道消息”的话,那么他苏某人也没有办法了。

论坛。

由于苏均的三首诗一起发出去的,《蒹葭》、《关雎》和《夜圣城闻笛》在同一时间里闯进了大众的视野。

后阶段的苏均很少写诗了,就连作品都没早年间那般的“勤奋”,或许这也是因为各种科研工作占据了他的时间。

但苏均的诗和文一向是被提瓦特的大家所追捧喜爱的作品,现如今看到这个“大懒货”竟然有心思写诗自然是迫不及待。

卖唱的快乐小男孩(沉淀版):呦呵,没想到传言还是真的,让本风神评鉴评鉴,九九成稀罕物!!!

虔诚的修女:风神大人在上,请您原谅他。

永恒:蒹葭是什么?关雎又是什么?稻妻好像不曾见过。

钟离:蒹葭是芦苇的别称,在璃月的荻花洲一带就有着连片的蒹葭,至于关雎不好说,还要等看完诗之后才能知道。

我不是仙人:老爷子学识渊博啊。

陆明:没错没错。

望舒客栈:荻花洲的芦苇确实很多,但是没想到还有蒹葭这样的称呼,这是以前的古称吧?

璃月国立大学:多学习,少抱怨。

须弥教令院:没错!

枫丹科学院:就是这样。

刺玫会会长:芦苇……就是那些长在水边沙滩上的那些草吗?

……

三首突如其来的诗歌立马引起了论坛的关注,就连荧等人都有些没想到苏均这家伙不仅坦荡的把两首诗歌发了出来还多附带了一首。

“怎么是三首?”

荧看着手机上的内容好奇的问道,苏均则是白了她一眼,“当然是为了防止那些八卦的杂志了。”

听到这话荧一下就知道苏均在说自己,当即也是回了他一个白眼,“这算是什么八卦,难道你真的没有感觉吗?”

“什么感觉?”苏均不明所以。

“肯定是谈恋爱啊,难道还是打架啊。”

“没错没错。”就连派蒙都在点头,她们可是忠实的吃瓜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