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对韩信的嘱托(1 / 2)

传说唐雎见到始皇帝,讨论过匹夫之怒,始皇帝说匹夫之怒也不过就是脱下帽子扔到地上跺脚大骂。看到朝鲜使臣剁手指头,张诚觉得这个匹夫之怒还可以再增加一点,就是用剁手指头,下油锅摸铜钱之类的自虐方法来恐吓或者平事儿。

不过这都不算事儿,岛国民族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最容易滋长自虐的文化。反正一个人有十根手指十根脚趾,可以容忍他犯20次错误呢。

张诚也不了解朝廷上对朝鲜国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解决卫满攻打朝鲜所引起的这个“国家安全事件”,解决的分寸到底在哪里,张诚并不知道。之前没参加讨论,也就没有资格去追问。

就只是下次韩信来到张村,验收所谓“冬季用品”的时候,才算是对这个事件又多说了几句。

说使臣被送回去,张丞相把使臣对巩侯图谋不轨、被巩邑治安人员痛殴的事件对皇帝做了禀报。皇帝勃然大怒,问既然是对巩侯不轨,为什么还要送回长安,为什么不在洛阳就直接处死?

典客出面讲述了事件处理的始末,又说考虑到两国相争都不斩来使,朝鲜国本来就是来长安求援的,直接处斩似乎有失皇帝仁德之名。

皇帝对典客言行也颇为不满,说你身为典客应该时时以大秦国家荣辱为念,朝鲜使臣的言行,本就有辱国体,你是大秦天子之臣,早就应该沿途教化惩治他们,反倒为这些粗鄙的使者脱罪,罚你半年俸禄,申斥一顿!

于是堂堂奉常就在未央宫前的广场上,被一组内侍痛骂一个下午,让这个掌管国家礼仪和对外交往的典客,被骂到羞愧无以复加。

典客回去就把这些朝鲜使臣的馆驿调整,降级到最低的接待西南土人的级别,饮食和礼仪档次都调低又调低,朝鲜使臣但凡有所不满,就让看管他们的士兵抽出棍棒劈头盖脸就是说一顿揍。

朝鲜国已经几百年没有和中原人有过往来,张苍也不能确定如今的箕子后裔能如同数百年前的箕子是同样的贤人。放这些朝鲜使臣去河南地巡访故地,也是想观察一下这些人对殷商、周、秦的态度看法。典客的职责也是在这一路巡访中,记录一下朝鲜人的言行。

结果还是没看住,这帮胆大妄为的朝鲜国人,居然敢对巩侯张诚动手。

朝中几位大人物这就调低了对朝鲜国人的评价。

是一些远在边疆之外荒蛮之地的蠢人。

据说夜郎国的使臣在番禺的时候,向陆贾问出了“大秦和夜郎国谁大”这样的问题,陆贾只是笑笑,没有回答,而一路北上到了长安以后,夜郎国的使臣再没有这样的问题。而是对大秦的君臣极为恭敬。在长安夸赞大秦的道路大、大秦的宫殿大、大秦的士兵身材高大、大秦的盾牌大、长矛大,总之大秦的一切都大!

而朝鲜国的使臣,一路上喋喋不休的就只是自己先祖乃是殷商后裔,是殷商在这个时间最正统的继承者。当年周灭殷商,无数宫室财宝都落入周人之手,如今周人既然已经覆灭,那么秦国何时可以把属于自己祖上的财富还给自己啊?

然后对大秦的礼仪制度、服装颜色都大加贬斥,一会儿说天子九鼎应该是什么规制,一会儿说祭天仪式过于粗陋,一会儿又嫌弃秦音不够雅驯……

这种态度简直让典客瞠目结舌。典客深深觉得,如果这些就是那个远方的朝鲜国,那么这个朝鲜国被灭就灭了吧。妄人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些见闻也都上报给丞相和太尉。

对于巩邑治安官及时制止朝鲜使臣行凶、保护巩侯安全的行为,皇帝下旨嘉奖,颁赠了赏金。

而那个亲自按住朝鲜正使在地上一顿摩擦的蒙铠,皇帝更是大加赞赏,特命从四级爵不更,晋一级为大夫。韩信把随身带来的任命书递给刚刚还在织毛衣的蒙铠,还附带了一枚小小的铜印,到了大夫这一级,才开始拥有印章作为身份等级的证明。

见到韩信来访,蒙铠就把手边的毛衣放到一旁,此刻韩信已经提起来这一堆织物,狐疑的看着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