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刚过,阳光斜照进别墅宽敞的大厅,落地窗外的花园静谧宜人。欧阳寒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茶几边缘,陈梦瑶从厨房方向走回来,理了理裙摆,在他身旁坐下:“厨房那边都安排好了,今晚是粤式家宴,她最拿手的是鲍汁扣鹅掌和清蒸石斑。当然还有白切鸡,蜜汁叉烧,蚝油生菜这些传统粤菜,汤就是老母鸡汤。”
“嗯,细节到位就好。我这边也为洽谈工作做好了准备。”欧阳寒点头,目光望向门口。
没过多久,门铃响起。管家引着第一批客人进来——星辰文创的陈锦城,穿着一件深灰夹克,身后跟着助理周宇飞;绿源农业的孙海峰,一身休闲工装裤配格子衬衫,带着助理林知新;启航物流的许绍华,则是一身笔挺西装,助理名叫沈子贤,手里拎着公文包,神情干练。
“欧阳总,陈总,久等了!”陈锦城笑着拱手。
“哪的话,刚到正好。”欧阳寒起身迎上,陈梦瑶也站起微笑招呼,“快请坐,茶水果盘马上就来。”
几人落座后,下人端上热茶和果盘。欧阳寒直接带他们去了长桌那边谈合作,几个负责人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和介绍了助理后,欧阳寒跟他们简单寒暄后直接切入主题:“三位都是我精挑细选和福利院以及艺术馆合作方的企业,合同我也按各家业务特点做了定制化调整。你们先看看,有哪里不满意,咱们现场改。”
说着,他把三份不同颜色的文件分别递过去。
陈锦城翻开一看,眉头微扬:“展览分成这块写得挺细啊,30%门票收入归我们,70%归你们做运营和场地?这比例……是不是反了?”
欧阳寒笑了笑:“不反。你们出场地、票务系统、出工作人员和安保,我们出展览品、宣传。30%是纯利润分成,而且后续全国巡展,星辰文创的品牌曝光度会翻倍,这个价值没法用钱衡量。”
周宇飞在旁边点头:“陈总,我觉得可以接受。毕竟他们负责全流程执行,风险也在他们这边。”
而孙海峰翻着属于他的合同,忽然抬头:“药膳馆那块,蔬菜供应价格能再压一毛吗?我们现在规模化种植,成本压得下来。”
“一毛不行,”欧阳寒摇头,“但五分可以。不过我有个附加条件——你们得派两个农技专家,每月在你们的农庄上一次课,教孩子们认识植物、昆虫,培养兴趣。请专家的费用我们出,场地你们负责提供。”
林知新快速记下:“孙总,我记下了,回头安排课程表。”
孙海峰笑了:“行,这事儿有意义。五分降价没问题。”
轮到启航物流,沈砚舟仔细看完运输条款后问:“跨省运输保险谁担?展品要是损坏了怎么算?”
“保险我们买,但运输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归你们负责。”欧阳寒说,“每件展品都有编号追踪,GPS全程监控,签收时三方验货。”
许绍华思索片刻:“可以。但我们要求预付30%定金,发车前结清尾款。”
“没问题。”欧阳寒点头,“那就这么定。”
几人喝着茶,气氛轻松下来。欧阳寒起身:“你们先聊会儿,我去把修改后的合同打出来,六份,签完大家各留一份。”
“等等,”陈锦城忽然抬手,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还有一件事得说清楚——孩子们在我们那边摆摊卖工艺品,咱们抽四成利润,这个我明白。但摆摊的时间能不能由我们这边来安排?毕竟我们公司自己也有新品要推,有时候要做限时促销、搞点互动活动,总不能撞在一起吧?”
欧阳寒一听,立刻点头:“这完全合理,时间安排你们定,只要不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和休息就行。我待会儿就把这条加进合同里,晚点我会把孩子们的上课和休息时间表发给你们,到时候你们看着时间安排就行。”
“没问题!”陈锦城咧嘴一笑,靠回沙发上,“我就怕到时候两边抢档期,乱成一锅粥。现在说清楚了,我心里也踏实。”
“还是你考虑得周全。”孙海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要是光顾着做好事,结果自家生意被耽误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许绍华也插话:“对啊,欧阳总这合作模式真挺聪明的,既帮了福利院的孩子,又给企业做了品牌曝光,双赢!而且他一点不强势,有啥问题都愿意谈,改起来也痛快。”
“可不是嘛!”第一个说话的孙海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刚才还在想,人家自己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能惦记着这些孩子,不容易。不像有些人,赚了钱就只想着怎么花。”
“所以我说,这人当老板真是没得挑。”许绍华点头附和,“你看他从头到尾都没拿大帽子压人,合同也是大家商量着来。这种人做慈善,是真心想帮人,不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
几人正聊得起劲,陈锦城忽然一拍桌子:“哎,要不咱们也别光说不练?反正每个月都有营收,不如干脆定个数,每人每月从公司账上划一笔钱捐给福利院,也算跟着欧阳总做点实事。”
“这主意好!”孙海峰立刻响应,“金额不用多大,关键是个心意。而且咱们三家一起搞,还能搞个小联盟,叫‘爱心商户计划’之类的,回头还能联合宣传。让更多企业加入爱心传递。”
“行啊,名字我不管,但得落实。”陈锦城笑着说,“别今天热血沸腾,下个月就忘了。”
“放心吧,我让财务设个自动转账,雷打不动。”许绍华比了个OK的手势。
“那我也一样。”陈锦城点头,“顺便让员工也参与进来,搞个义卖日,把孩子们的手工拿出来卖,让员工们出来购买,同时把捐赠过程透明化,大家也都乐意。”三人说完叫身边的助理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回头就安排上。
正说着,欧阳寒拿着打印好的合同从书房走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让大家久等了,合同已经更新好了,你们再看看有没有遗漏。”
“不用看了!”陈锦城站起来接过合同快速浏览了一下,“刚才说的都加上去了,咱们信得过你。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其他人也纷纷起身接过合同看了一眼后,然后毫不犹豫签下了两份合同,把另外一份递给了欧阳寒。气氛轻松而热烈。谁也没想到,一场原本普通的合同洽谈,最后竟点燃了几颗愿意付出的心。
孙海峰、陈锦城和许绍华把签好的合同递到欧阳寒手里,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欧阳寒接过合同,刚想说几句客套话,孙海峰就抢先开口了:“欧阳,你刚才去打印合同那会儿,我们仨商量了个事——以后每个月,我们公司除了拨一笔固定款项给福利院,还打算发动员工一起捐款,帮帮那些孩子。”
“不止这样,”陈锦城接过话头,语气里透着兴奋,“孩子们不是在摆摊卖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吗?我们准备号召员工,让他们带着亲戚朋友都来买,也算是一种支持。既能帮孩子创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