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却颇有压力,火药的迭代他们不是没有尝试,只是技术推进到一定的阶段后,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实在难以突破。
现在皇帝发话了,只有一年时间。
好在钱给的足够多。
“臣告退。”
陈凌带着科学院的官员们离开,他知道接下来皇帝要跟在场的重臣商议一些事。
这些事,科学院的官员就没必要知道了。
等陈凌带着科学院的人走了,李彦目光落到一边的杨宁身上。
“杨宁!”
“臣在!”
“刚才户部说的商税之事你都听到了?”
“回禀陛下,臣都听到了。”
“刘文静。”
“臣在。”
“你问的结果呢,给杨督察说说。”
“是!”刘文静立刻来了精神,他咧嘴一笑,知道接下来自己可能要发财了,“臣下午审问了江宁县县尉,还有其他相关人等,得知在江宁,存在着大量官商勾结的情况。”
他这么一说,大家并没有感到震惊。
因为这在大夏朝堂上下是非常常见的。
无论是宰相,还是六合县的县令,都知道,商人要赚钱,是需要跟官员打好交道的。
不把官员搞定,官员就把你搞定,罚你酒的时候,你只能跪在角落里喝。
这种事,其实李彦心中也有数。
但并不是知道,就能马上整顿的,就像在场的大臣们也知道,可没有人愿意多提这些事。
国家大了,朝堂权力和利益的角逐场,必然伴随着山头林立。
不仅仅是两三座山头,大夏各州郡地方官员,各自向中枢官员靠拢,形成多方复杂山头。
每一座山头然后把利益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输送到上面。
用这种模式去将钱和权牢牢结合,形成更加稳固的政治结盟,对抗政治中的波动,保全自身。
而中枢官员,尤其是高层核心官员,他们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和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们不会贸然去撼动这种权力和利益交织的势力的。
更别说夏魏晋之间的关系一直不稳定,外部威胁一直存在,且非常危险。
新政推行后,大量的财富开始迅速积累,这种财富增长,会掩盖住社会的矛盾。
无论是大夏的官员还是百姓,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财富增长上面。
即便大家都知道某些官员在中间吃饱喝足,只要这个增长趋势不变,大家都有增加,就不会有人太在意。
可现在不一样啊。
第五次夏魏之战结束后,江北三镇再一次面临巨大的财政填补。
这个时候,就急需要一些东西来去做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