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回京城,朝廷却反应微妙。首辅李文远竟斥责叶明\"擅与夷人往来\",要求严查\"通番事\"。
\"这是卸磨杀驴啊!\"顾慎愤愤不平。
叶明倒是平静:\"功高震主,古来如此。何况我还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他说的\"奶酪\",指的是清查倭患时顺藤摸瓜揪出的沿海贪官。仅四品以上就有十七人落马,牵扯出更多利益集团。
果然,三日后圣旨到:调叶明继续回安阳府任知府;市舶司交由浙江巡抚代管。
离任前,叶明做了三件事:其一,将葡萄牙所赠造船图公开刊印,分发各船厂;其二,奏请设立\"海事学堂\",聘西洋工匠传授航海术;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一建立海关银库,独立于地方财政。
\"这三步棋能保住改革成果。\"周县令如今升任杭州知府,指着银库账册,\"不过叶兄此去京师,怕是不轻松。\"
叶明笑笑,取出份密函:\"所以得留后手。这是海关细则,已得陛下密旨批准。若有人妄改,你可直奏天听。\"
开春时,叶明北返。官船行至扬州,忽见沿岸百姓焚香跪拜。
一问才知,是在拜\"镇海龙王\"一一竟是给他立生祠!
\"使不得!\"叶明急忙下令拆祠。其其格却劝道:\"大人,民心如此,强阻反而不美。\"
正争执间,一骑快马追来,竟是顾慎:\"叶兄!出大事了!海关银库遭劫!\"
叶明心头一震:\"损失多少?\"
\"八十万两税银!\"顾慎递过急报,\"更蹊跷的是,劫匪用的是水师制式火器!\"
叶明立即调转船头返杭。勘查现场时,发现诸多疑点:银库守卫无一伤亡,库门锁具完好,唯独地下被挖通暗道。
\"像是内贼。\"顾慎判断。
叶明却盯着墙壁上的刮痕:\"看这痕迹,像是...漕船用的抓钩?\"
众人赶往漕运码头,果然发现几艘漕船有新鲜擦痕。更惊人的是,在其中一艘舱底搜出部分赃银!
押运官喊冤:\"冤枉啊大人!这定是栽赃!\"
叶明细查漕船记录,发现案发时这些船本该在江北:\"谁调的船令?\"
\"是...是漕运总督的手令。\"
线索指向漕运总督高斌。但此人乃两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难办啊。\"周县令皱眉,\"动他便是动整个漕运体系。\"
叶明沉思良久,忽然问:\"近来可有大规模漕船调动?\"
\"确有。说是疏浚运河,调了三百艘漕船往北。\"
叶明摊开运河图,手指顺着漕路线移动,最终停在某个点:\"这里!骆马湖!河道最窄处,最适合...\"
他猛地抬头:\"根本不是疏浚!是要制造漕运阻塞,抬高京师米价!\"
众人豁然开朗:高斌先劫海关银库转移视线,再制造漕运事故。待京师缺粮时,他旗下粮行便可牟取暴利!
\"好个一石二鸟!\"顾慎拍案,\"我这就带兵截船!\"
\"且慢!\"叶明摇头,\"三百艘船,强行拦截必生乱子。不如...\"
他微微一笑:\"我们来个'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