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东站的电子屏闪烁着淡蓝色的冷光,d3218次列车的检票口排着蜿蜒的长队。
陈星攥着二等座车票,混在背着编织袋的务工人员与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中间,灰蓝色卫衣的兜帽半遮着脸。
站台广播响起时,他随着人流踏上列车,找到12车厢F座坐下,将帆布包随意塞在座椅下方。
动车尚未启动,车厢里已充满嘈杂的声响。
前排大妈嗑着瓜子与邻座分享家长里短,后排几个学生兴奋地讨论着网红打卡点,行李箱滚轮在过道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陈星闭着眼睛假寐,听着乘务员推着售货车经过时机械的叫卖声,直到一道带着香根草气息的风掠过鼻尖。
“不好意思,借过。”清冷的女声在头顶响起。陈星睁开眼,正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眸子。
女人约莫二十五六岁,乌发松松挽成低髻,几缕碎发垂在白皙的颈侧。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迪奥西装外套,内搭素色真丝衬衫,腕间卡地亚山度士手表泛着低调的银光,黑色直筒裤下是双擦得锃亮的牛津鞋。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随身携带的黑色手提箱,箱体表面哑光处理,边角处的金属扣刻着细密的纹路,显然是手工定制款。
女人将手提箱稳稳放在行李架上,动作优雅得如同在展示台整理珠宝。
落座时,陈星注意到她从手包里抽出一本烫金封面的笔记本,钢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轻得像春蚕啃食桑叶。
她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侧脸的轮廓精致得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当两个中年人一前一后在对面落座时,车厢里的气压似乎都变了。
走在前面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头发油腻地贴在头皮上,眼神浑浊却透着股贼光;跟在后面的同伴戴着鸭舌帽,刻意压低的帽檐下露出半张布满疤痕的脸。
他们将廉价的编织袋堆放在脚下,却在抬头打量行李架时,目光在女人的手提箱上多停留了半秒。
陈星重新闭上眼,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卫衣口袋里的手机。他听见女人翻动笔记本的声音,听见前排小孩哭闹着要喝果汁,听见列车缓缓启动时铁轨发出的咔嗒声。
时间在嘈杂与安静的交替中流逝,当广播报出“前方到站金华站”时,陈星悄然睁开眼。
女人不知何时睡着了,头微微歪向窗边,笔记本摊开在膝头,钢笔却被她下意识地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