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镜自诞生以来,始终是“释放阴阳二气攻击”的模式,从未出现“升级为防御屏障”“拓展为信息探测工具”的可能。
诛仙剑阵虽號称“非四圣不破”,但其威力上限自炼製完成后便已锁定,无法通过技术改进提升,但凡通天教主稍稍升个级,来了“非五圣不破”,也不至於输得那么惨。
修仙者对法宝的“优化”,往往局限於“注入更多灵气”“寻找更强的修士催动”,而非改变法宝的核心机制。
相位空间锁定器则具备无限叠代的潜力,隨著闻瑞的技术积累,甚至可从单一宇宙相位控制,叠代为多元宇宙跨位面相位控制。
每一次叠代,都是对宇宙规律更深层次的应用,而非简单的“能量增强”。
看著屏幕上阐教金仙法宝参数的停滯与锁定器叠代计划的推进,闻瑞心中的念头愈发清:晰仙人法宝的局限性,註定了其无法支撑文明的长期发展;而科技对宇宙本源规律的掌控,却能衍生出无限可能,这正是凡间文明进步、仙人隱没的核心逻辑。
修仙文明对法宝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敬畏未知”的层面。
修仙者將法宝的力量归因於“天道”“圣人”,却从未追问“天道法则的本质是什么”“灵气的物理形態如何”。
他们满足於“使用法宝”,却放弃了“理解法宝”,这种认知上的惰性,导致修仙文明的技术上限被牢牢锁定在“对现有规律的应用”,而非“对未知规律的探索”。
当凡间文明开始用望远镜观测宇宙、用粒子对撞机探索微观世界时,修仙者仍在依赖“打坐修炼”“感悟天道”获取力量,两者的认知差距逐渐拉大。
当凡间文明能通过科技掌控越来越多的宇宙规律时,修仙者口中的“天道”“神通”,最终都被还原为可操控的物理现象,仙人的“神秘光环”自然褪去,香火信仰终將枯竭,隱没於文明演进的浪潮中。
本来一想到即將面对三位洪荒圣人的围杀,闻瑞难免习惯性地有些腿肚子发颤。
想到要与这类传说中“与天同寿、执掌法则”的存在对决,他心中总会掠过一丝心虚:毕竟圣人的神通能移山填海、逆转时空,而自己的科技虽强,却始终是“凡人对宇宙规律的浅层探索”。
但方才对法宝与科技的思辨,如同一道光照亮了迷雾。
抬手调出“诛仙剑阵”的信息化全息阵图图谱,这图谱自闻瑞被封为截教常务副教主之后,也就得偿所愿地被通天教主赐给了他。
修仙界称诛仙剑阵“非天道许可不能破”。
可现在,在闻瑞眼中,这阵法的本质与阴阳镜、打神鞭並无不同。
它依赖“诛仙剑、戮仙剑”等四把先天宝剑作为载体,力量源自“通天教主的元神与天道法则的绑定”,一旦离开特定的布阵地点、脱离通天教主的操控,阵法便会失效。
更关键的是,自诞生以来,诛仙剑阵的核心机制从未改变,所谓的“威力增强”,不过是通天教主注入更多混元之气,却无法突破“四剑定阵”的固有框架。
这框架的威力一点点余量都不曾保留,防御上限说是四圣,那就是四圣,再多半圣也扛不住。
就这么一个自诞生以来数十万年一尘不变的老古董,也能挡住四位圣人,凭什么不断进阶的科技力量,就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