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新帝登基(1 / 2)

紫禁城寂静的夜晚被打破了,一声声丧钟响起。

乾隆驾崩了。

这位敏感多疑的帝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没有一人为他而悲痛。礼部那边早早就备下了,乾隆这边刚刚传出了消息,前朝那边就快速响应了。

苏子安和包太医那边被传了过来,检验了乾隆是不是被害的。二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别的死因。

乾清宫前,白幡如雪,在腊月的寒风中猎猎翻飞。太监们早已撤去所有彩饰,曾经的紫禁城也被笼罩在素白之中,仿佛一切的肮脏都被这些素白掩藏。

殿内,乾隆的龙体已被安放在金丝楠木梓宫之中,面上并未有任何中毒的表现。他看起来安详极了,像是临死前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苦楚,真的在睡梦中缓缓离世的。僵

“举哀!”

礼部尚书一声长喝,殿内外跪伏的宗室王公、文武百官、后宫嫔妃齐声恸哭。甄嬛端坐在凤椅之上,面上已经是泪流满面,但是却从始至终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朝臣们无一不感叹,太后与皇上这对儿半路母子,竟然感情如此深厚。

眉庄跪在最前,身穿素服,额头抵地,哭得浑身颤抖。谁都能看出皇后如今的身体不好,生怕皇后真的要跟着皇上一块儿去了。

妃嫔们都在哭,可是她们究竟是在哭谁呢?是真的在哭这个已经逝去的帝王吗?

多半都在哭自己,乾隆在时,至少自己是皇上的妃嫔。可是如今新帝未定,若是新帝仁厚,她们的日子还能好过些。

殿外,王公大臣们按品级列跪,从乾清门一直排到太和殿。雪花飘落,沾在他们的丧服上,竟无人敢拂。礼官高诵祭文,声调悲怆,可底下多少双眼睛低垂,心中盘算的却是新朝格局。

“大行皇帝有旨,已经将传位诏书封于锦盒内,由富察傅恒大人亲手放置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内阁大学士颤抖着开口。

这件事情乾隆根本没有避着人,还特意让他的御前总管跟着,看着人亲手将锦盒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傅恒站在队伍中,这才终于从其中出来,面上满是悲痛,“是,大行皇帝命微臣将那传位诏书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众人微微侧过身子,看着傅恒说话。

进忠缓缓从乾清宫走出来,手中正是皇上亲手写好的圣旨。内阁大学士上前,接过那锦匣,在众人面前亲手打开。

内阁大学士捧出黄绫诏书,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着旨意。

现下哪里还有人在意乾隆的死,全都紧紧盯着大学士手中的那圣旨。此时正是权力变更的时机,众人都想要在这样的时机分上一杯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御极以来,三十年春秋,夙夜忧勤,未尝一日懈怠。今忽感天命将至,气力难支,神器不可久虚。皇十一子永琰,天资聪颖,仁孝性成,深肖朕躬。自幼勤学,通晓经史,明达政务;侍奉朕躬及皇太后,至诚至孝,朕心甚慰。诸皇子中,朕最属意于彼。

今大限将至,特传位于皇十一子永琰,即皇帝位,以继大清万年之基业。诸王大臣、文武百官,当同心辅弼,共襄新君。军国重务,悉遵新帝裁决;六部政事,不得延误。丧仪从简,勿扰民生。天下臣民,各安本业。钦此。”

乾隆圣旨之中,对永琰极尽夸奖,众人都能看出大行皇帝对这位新帝的赞扬。

傅恒听着上面的旨意宣读,也观察着众人的脸色,见无人敢造次也终究是放下了心。

乾隆下葬后,属于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