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真打起来,顾邺届时会真的乘胜止戈吗?”
吴名眯起眼睛,目光之中透着无限自信。
“会的,他一定会的。”
马车缓缓停下,并未去吴府,而是停在了皇城前。
两人相继走出马车,吴名邀请道:
“我在府上略备薄酒,等待将军登门详谈。”
“好。”
刘琦看向驾车的阿财。
“收益可不能放水,我这人要求挺高,可别丢了你家公子的面子。”
阿财拍着胸脯子担保。
“刘老爷尽管放心,保证不让你失望。”
见过楚弦之后,顾浔并未迅速离开邺城,而是亲眼看着北玄驰援物资抵达之后,方才离开。
除了答应的兵器甲胄之外,还有十万石粮食,以及战场之上急需金疮药。
楚弦看着这些物资,心头微颤,他从未想过大秦能驰援南晋。
“陛下,大秦驰援的物资已经清点完毕,请你过目。”
张让册子呈送给楚弦,忍不住感叹。
“现在的大秦,真的是富的流油。”
“出手便是十五万套的甲胄,十万石粮食,以及众多兵器和金疮药。”
“这下可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臣倒是不知陛下还与大秦国君有这种交情。”
张让理所当然的将功劳归咎于楚弦和顾浔关系交好。
“不瞒首辅大人,我与苏诚,只能算是一面之缘,没有半分交情。”
“真要说交情,与大秦首辅君朔,算得上是知已好友。”
当初还在儒学宫时,他经常去君朔的隐居的南山讨茶喝。
也不能完全算是讨茶喝,倒更像是怕君朔饿死上山,时不时给他送吃的。
“君朔代掌大秦大权,陛下能有这份交情,更是难能可贵。”
楚弦解释道:
“朕不敢说这批物资,与君兄半点关系没有,但是这批物资苏诚亲自送来的。”
张让神情凝固,脑海之中几乎是条件反射的斟酌其中利弊关系。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苏诚为什么要这般做。”
楚弦手放在腰间长剑之上,看向北方。
“或许是为了心中的民族大义吧。”
理由很牵强,也很合理。
张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叹了一口气。
若天下四国,皆如大秦,不要各自心怀鬼胎,小小蚩冥,又何足道哉。
转念一想,北玄独自面对丝毫不比蚩冥弱的戎族之时,南晋何尝不是再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利已损敌,人之本性而已。
“张大人,即刻将兵甲发到士兵手中,后天准时南下,驰援西南。”
“北玄能大败戎族,策马北原,我南晋何曾弱于人。”
对于楚弦要御驾亲征之事,身为首辅的张让,已经丝毫不敢在阻拦。
“是,陛下,微臣这就着手去办。”
张让正欲离去,楚弦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前不久从并州刺史位置上提拔起来吏部尚书陆文斌,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