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 第734章 军令状 事终了

第734章 军令状 事终了(2 / 2)

甚至还有一丝隱隱的敬佩

在这个习惯“和稀泥”的环境里,敢这样“轴”的人已经很少见了。

至少他做不到。

“还请钱科长全力支持我,给我一周的时间,若是我还改变不了,这事到此为止,我全听您的安排!”

李开朗彻底断绝自己的退路。

不成功,便成仁。

钱科长看著好一会,嘆了口气:“行,我给你一周时间,这一周我会全力支持你。”

李开朗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执行了他的承诺。

带上所需东西,直接驻扎”到了库房。

这个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死水里投入了一颗炸弹。

库管员们,尤其是老黄,眼睛瞪得像铜铃,嘴里叼著的劣质捲菸差点掉在地上。

“不是,他什么意思这是跟咱们硬刚吗”

库房里瞬间瀰漫开一种高度紧张的氛围。

想要把方案执行下去,就得先把最倔的人给弄服,李开朗直接盯上了老黄,看著他做事、记录签收。

“他娘的,盯著老子干什么!滚一边去!”老黄心里直骂娘,嘴上却不敢出大气。

他看著李开朗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扫过每一张新填的记录表,比看押犯人还严密。

“老黄,签收一下!”一司机师傅叫道。

“来了。”老黄连忙过去签收,瞬间就感觉后脖颈子发凉。

原来是李开朗就在身后盯著他签收,就当他想故技重施写“密电码”,手指刚习惯性地龙飞凤舞起来之际。

李开朗的影子就罩到了他头顶,冷冷一句“黄师傅,全称、清晰”。

“哎哎!”硬生生把他的草书逼成了小学生正楷。

“不行,重写!”

李开朗就在旁边盯著,稍有模糊立马要求重写。

老黄感觉自己不是在仓库点货,倒像是在参加一场没有尽头的书法考试,憋屈得脸色铁青。、

“他娘的什么东西,盯著老子干嘛!这里这么多人不去,就盯著老子,你他娘的!”

老黄在心里把李开朗祖宗八代都问候遍了。

另一边。

李开朗可没忘了信息共享板。

他说到做到,一个人包揽了所有信息的更新。

將信息记录在黑板上后,又一头扎进质检员之中,时刻记录这每批物料的检验进度。

这让一些质检员感到极度不適。

“李副科长,您这样我们压力很大!您写上去万一和最终结果不一致怎么办”

李开朗只是平静地说:“我只写观察到的当前状態,后续变更再更新,过程透明才能知道堵点在哪里,责任我负。”

他转身在黑板上加了个括號。

李开朗亲力亲为的表现,让几名年轻的质检员好奇。

他们还是头一次见领导如此身体力行地做这种“琐事”。

中午时分。

別人都去食堂吃饭,李开朗拿了俩窝窝头就在库房吃。

一手啃著,一手还不忘更新著检验状態。

到了下午,李开朗会集中精力审核当天填写的所有入库、出库单据,特別是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之前老王头抱怨的货单数量不符、状態混乱问题,此刻全都摆在了李开朗面前。

李开朗亲自下场监督,库管和质检员没人敢胡来,但也不是没人顶风作案。

只不过在他眼前,无所遁形。

老王头私下跟人嘀咕:“这个愣头青,轴是真轴,但眼睛也是真毒!”

“以前那些错咱也隱约觉得不对劲,就是嫌麻烦没深究,他倒好,一个个揪出来。”

“他这么搞,单据是不错了,可我这老伙计是快被他累死了还是清閒了,自己也说不清。”

李开朗的“高压独断”带来的效果显著。

库管员们被压得喘不过气,至少明面上的阳奉阴违少了。

只不过暗地里却发展出了更隱晦的对抗。比如,他们会刻意放慢实际点货、备货的速度。

“李科长在盯著表呢,咱们得写清楚,写清楚就得慢点点,点细点对吧”

排队等待装卸的司机们怨声载道,矛头自然指向了始作俑者李开朗。

时不时就有司机对李开朗半抱怨半嘲讽地喊:“

李科长,你在这坐镇,俺们倒是放心不会少根螺丝了,就是这一天能拉一趟活变半趟,喝西北风啊!”

生產车间因为某批急用配件入库比平时慢了半天,车间主任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钱科长那里,语气相当不满:

“钱科长!你们材料科搞什么名堂打个配件入库搞这么久仓库是不是换新人啦耽误生產进度谁负责!”

种种压力都传到钱科长这,电话接得他头皮发麻,菸灰缸里的菸头堆成了小山。

几次踱步到库房门口,犹豫著要不要进去,但最终还是忍著不去。

这也间接帮了李开朗。

连续几天的以身作则,效果也是有的。

第五天早上,一名年轻的质检员在质检完一批物料后,犹豫了一下,竟主动走到了黑板前。

他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注视下,拿起粉笔,在那批元件的状態栏里,清晰有力地写上了“【质检合格-陈】”几个字。

旁边的老质检员立刻咳嗽了一声想制止,小陈却鼓起勇气大声说:“王工,这批物料没有任何问题,李副科长不是说过程透明吗我觉得写清楚挺好,谁想知道进度一目了然。”

虽然他声音还有些发颤,但这个举动无疑打破了坚冰。

小陈的行为像一个信號。

虽然老质检员们依旧沉默,但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蔓延。

中午时分,另一位年轻质检员在处理一批例行检验的標准件时,也默默地拿起粉笔,在对应品名下写了“检验合格”。

两个小小的举动,在黑板上显得格外醒目。

一直独来独往的林老师傅,在检完的一批物料后,难得地对身边还在犹疑的老质检员说了一句:

“李副科长不容易,这板子,写清楚了,真省得库房的人一趟趟来问,咱们自己也清楚手头的活。”

声音不大,却像一阵微风,吹拂著沉闷的库房。

库房外,前几天抱怨的司机师傅在经歷过一次因单据混乱不清被暂扣后,看著眼前这份严格规范的出库单时,感嘆了一句:

“嗨!虽然等得是久了点,但这单据看著是真舒坦!清清爽爽,一是一二是二,少他妈多少扯皮麻烦!”

种种成效初见端倪,听到李开朗不由地心中一热。

“终於是成了!”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盯防规范、更新信息板,还要应对各种明暗的压力和冷眼,李开朗身体有些透支。

要不是身体硬朗,早就病倒了。

之后又观察两天,看著库房一天天的变好,李开朗总算是履行对钱科长的承诺。

“李副科长,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