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岚现在回家也不用着急做饭了,孩子们都上大学了,平日里住校,家里只有她和沈明修,她就总想凑合凑合得了。
有时候是她从医院食堂带饭回来,有时候打电话让沈明修从他们学校食堂带回来点儿。都吃腻了,才会买菜自己动手做顿饭。
九三年的时候,沈玉婷顺利保研,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根本没时间回家。江文岚觉得自己这个大闺女跟肉包子打狗似的,一去不回头。
元宵沈玉立也是,他们很少放假,每年能回家过个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寒暑假有跟没有一样,有时候刚到家就接到通知要返校。
倒是老三沈玉瑶,离家近,不光假期回家,平时没课也会偶尔回来,监督她和沈明修吃饭。自从被她发现两口子吃饭凑合,她就时不时的突击检查。
今年渔阳开通了915路公交车,可以直通城里二环边上。
江文岚和沈明修带着瑶瑶去坐了一回,摇摇晃晃的,时间比坐火车长,路况不好的时候,人坐在车里颠来颠去的。
不过好歹也是又多了一个进城的选择,对于中途下车的人来说要方便多了。毕竟公交车站比火车的密多了,很多途经的村镇都可以就近下车了。
江文岚和沈明修二十年前在渔阳县城买的小院子四年前拆迁了,两口子也没要拆迁款,直接要了原址回迁的房子。去年房子建好后,两人选了面积最大的,超出的面积他们添了钱,就为了一家人能住的宽敞点儿。
这个小区以后对口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县城里最好的,虽然江文岚一家不需要这个学区房,不过她大哥江文峰一家需要啊!
江文峰的小女儿江金梅今年正好需要上初中了,江文峰跟江文岚打过招呼后,直接把户口挂在他们的回迁房名下了。
江金山今年已经大学毕业了,没去分配的单位,自己开始跑买卖,从南方倒腾商品回到县城来卖。
这天,江文岚接到大哥江文峰的电话,说江金山的生意遇到了点麻烦,资金周转不开,想跟他们借点钱。
江文岚有些犹豫,家里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回迁房了,不过每年药厂的分红也很多,但是现在才年中啊,他们手里的钱并不太多。但毕竟是自己的侄子,江文峰又一直对他们家不错。
晚上沈明修回来,江文岚跟他说了这事。沈明修想了想说:“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吧,金山这孩子有闯劲是好事。”
江文岚点点头,两人商量着拿出一部分积蓄借给江金山。
过了几天,江金山来家里还钱,还带来了一些他从南方倒腾的稀罕物件。“姑姑,姑父,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这生意差点就黄了。”江金山感激地说道。
江文岚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好好干,以后肯定有出息。”看着比上一世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的二侄子,江文岚还是很满意的。
江金山连连点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把生意越做越好,不辜负父母和姑姑姑父的期望。
江文峰的大儿子江金华三年前就已经毕业了,江文峰的岳父托了人,把孩子分配到了渔阳县公安局。
单位里都是周强的老部下,非常照顾江金华。江金华本人也非常争气,工作出色,也开始参与一些大案子的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