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界风云录 > 第219章 猜忌之心

第219章 猜忌之心(1 / 2)

话题转到华夏神洲朝堂之上,柳不悔丞相历经苦心经营,总算勉强稳住局势。此前为对抗北蛮与西域联军,他与吕不为暗中运作,几经周折促成朝廷招安响马寨义军,联手共御外敌。

响马寨大当家吕有为因战功赫赫,被封为靖王,封号寓意“拨乱反正,护国安民,平定天下”。其麾下心腹李大牛、黄老三也分别获封镇国与护国将军,其余勇猛义士亦各得高官厚禄,一时间风光无两。但吕有为深知《水浒传》中义军被朝廷“卸磨杀驴”的悲剧,为防重蹈覆辙,也为杜绝朝廷奸细渗透,他始终让响马寨老班底固守封地,牢牢掌控着自己的军队,即便入朝面圣,也从不让兵权旁落。

曾有多名部下见他手握重兵、深得民心,暗中怂恿他推翻皇权、黄袍加身。可吕有为早已苏醒袁守诚先生的宿世记忆,眼界远超常人,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当着众将的面严词拒绝:“你们谁想当皇帝,便自己去折腾!如今天下刚定,北蛮与西域仍在虎视眈眈,若为个人野心搞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本王绝不陪你们做这历史罪人!”部下们见他态度坚决,只得打消念头。

如今的中原王朝,凭借招安义军获得的兵力补充,再加上新研制的火器优势,即便北蛮与西域联军坐拥精锐铁骑,也不敢轻易南下犯境。一时间,天下海晏河清、四海承平,百姓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休养生息。

靖王府内,演武场依旧旌旗猎猎,李大牛正带领亲兵操练新研制的火铳与火炮,轰鸣声不时响彻云霄;府衙之中,黄老三则伏案核对粮税账簿,将封地的军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唯独王府深处的静心院,朱漆大门常年紧闭——自受封靖王以来,吕有为便将封地事务尽数托付给李大牛与黄老三,自己则在此潜心闭关,一心感悟仙道、钻研术数,试图通过卦象推演未来走向,窥破天道运转的奥秘。

“轰!”一声轻响从静心院内传出,八卦石台旁的青铜鼎中,清水骤然凝结成冰,又在瞬息间化作白雾消散。吕有为猛地睁开双眼,眸中满是凝重。方才推演时,他眼前竟浮现出中原大地被血色迷雾笼罩的景象:佛道两家的香火之气相互缠绕、激烈绞杀,仿佛要将天地撕裂;而九天之上,一道金色雷霆正朝着灌江口方向劈落,隐隐透着毁天灭地的威势。“原来这天下太平只是表象,三界之内的暗流早已汹涌。”他低声自语,伸手拂过石台上的卦象,指尖触及之处,卦纹竟缓缓泛起血色——这是江山易主、仙凡动荡的不祥征兆。

此时的京城皇宫,御书房外,柳不悔手捧奏折跪地不起,殿内传来皇帝不耐烦的呵斥:“朕命你紧盯道家动向,提防他们再像黄巾之乱时那般煽风点火,你倒好,反而替玄清观求情?难道你忘了当年黄巾贼祸乱天下的教训吗?”

柳不悔额头沁出冷汗,却仍硬着头皮回话:“陛下息怒!近来各州府佛寺数量激增,不少僧尼抢占良田、逃避赋税,民间已渐生怨言。若此时再执意打压道家,恐会让百姓觉得陛下偏袒一方,引发民变啊!”

御书房的殿门“吱呀”一声打开,皇帝手持佛珠走了出来,脸上满是冷意:“佛家劝人向善、安守本分,正好安抚民心;道家却总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蛊惑民众,动辄起兵造反。朕扶持佛家,不过是想让百姓安分守己,难道这也有错?”

话音刚落,一名太监匆匆跑来,跪地禀报:“陛下,玄清观观主玉清子带领百名道士在宫门外静坐,请求朝廷收回打压道家的旨意!”皇帝脸色骤变,怒喝一声:“反了!真是反了!传朕旨意,将这些妖道全部拿下,玄清观就地查封!”

民间佛道之争愈演愈烈,九天之上的凌霄宝殿也被猜忌的阴霾笼罩。玉皇大帝端坐在九龙宝座上,目光扫过阶下排班的仙家,最终落在托塔天王李靖身上,沉声道:“李天王,近日你麾下天兵频繁调动,可有此事?”

李靖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回道:“回陛下,臣只是按例操练天兵,加固南天门防御,绝无半分逾矩之心!”

玉帝冷哼一声,目光又转向一旁的真武大帝:“真武元帅镇守北天门,手握雷部神兵,权势滔天,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也想尝尝坐这凌霄宝殿的滋味?”

真武大帝面色平静,双手抱拳沉声回应:“臣毕生所求唯有护佑三界安宁,绝无半分僭越之心。若陛下仍有疑虑,臣愿即刻交出兵权,归隐武当山潜心修行,以证清白。”

玉帝沉默片刻,目光不自觉飘向殿外——昨夜他做了个噩梦,梦见二郎神杨戬的三千草头神列阵于南天门外,那些出身凡间修士的兵将个个身怀奇术,气势竟远超十万天兵天将,吓得他彻夜难安。

“传朕旨意,杨戬即刻率领三千草头神前往西昆仑押送蟠桃,不得延误!”玉帝突然开口,声音掷地有声。阶下仙家皆面露惊愕:西昆仑距灌江口万里之遥,且蟠桃押送向来由天兵负责,玉帝此举分明是想调虎离山,削弱杨戬的势力。

灌江口二郎神庙内,杨戬正与梅山六圣围在桌前查看练兵图谱,讨论如何提升草头神的战力。一名天兵捧着圣旨匆匆赶来,宣读了玉帝的旨意。

杨戬望着旨书上的朱红大印,冷笑道:“舅舅怕我拥兵自重,却忘了当年若无我这三千草头神,他怎能平定花果山之乱,稳住天庭局势?”

身旁的梅山老大握紧钢刀,愤然道:“将军,玉帝如此猜忌,不如反了!凭我们的实力,何惧天庭!”

杨戬却轻轻摇头,将旨意收入袖中:“如今凡间刚得太平,若天庭陷入内乱,三界必遭浩劫。我若真反了,与那些为一己私欲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又有何区别?”

几日后,杨戬率领三千草头神整装西行,队伍旌旗飘扬,气势如虹。而此时的凡间,玄清观已被朝廷官兵团团包围。主持玉清子站在观门前,望着官兵手中的刀枪,高声质问道:“道家千年传承,向来护佑苍生、替天行道,陛下为何容不下我们?”

领头的将军冷笑一声:“陛下有旨,尔等妖道蛊惑民心,意图不轨,当诛!”说罢,便下令官兵动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金光突然从靖王府方向疾驰而来。吕有为利用奇门遁术赶到观前,手中拂尘轻轻一挥,官兵们手中的刀枪便尽数震断,掉落在地。“陛下若执意打压道家,恐会应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谶语!”吕有为的声音传遍全城,“如今北蛮虽退,西域仍有异动,若因佛道相争引发内耗,一旦外敌再犯,江山危矣!”

官兵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靖王手握兵权且深得民心,他们根本不敢与之抗衡。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柳不悔趁机进言:“陛下,靖王所言极是。佛道两家唯有相互制衡,方能国泰民安。若再执意偏袒佛家,恐会逼反靖王与道家,到那时……”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传朕旨意,释放玄清观道士,恢复道家赋税优待,但需严令道家不得妄议朝政。”

而此时的牛头山观测台,吕有为夜观天象,发觉紫微帝星暗淡无光,荧惑星却异常明亮,正冲犯帝星。他再次盘坐于八卦石台之上,经过方才干预玄清观之事,卦象愈发清晰——天上的玉帝与人间的皇帝,二人猜忌心皆极重;如此下去,天上正直的神仙与人间的忠义之士,迟早会遭人陷害。“看来,这场三界浩劫,终究是躲不过。”他低声自语,眸中闪过一丝决绝,随即取出老友泾河龙王敖驯赠送的拓印古籍,仔细翻阅起来,试图从天道定数中寻找到破解危机的方法。

北俱芦洲,这片终年被黑风笼罩的土地,寸草不生的冻土上,魔气如狼烟般直冲云霄,连日月光芒都被遮蔽。灭世魔王盘坐在魔窟深处的白骨王座上,额间那只竖眼突然睁开,金色光芒穿透重重魔雾,径直望向数万里之外的西昆仑方向——那里正是天庭蟠桃的种植之地。

“哼,玉帝这老东西,倒是会算计。”灭世魔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指尖缠绕的混沌之力翻涌不定,将周围的空气都扭曲成黑色漩涡。自上次闭关修炼后,他的混沌之力已恢复多半,虽仍受天道法则制约,无法全力出手,但横渡虚空、隐匿气息的大神通早已恢复。方才那一眼,他不仅看清了玉帝调杨戬押送蟠桃的旨意,更通过天道轨迹,窥破了杨戬队伍的行进路线。

“天狼妖星!”灭世魔王沉声喝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道银影瞬间出现在殿中,天狼妖星单膝跪地,恭敬道:“属下在!”

“即刻传令无支祁、毒火鬼王,率麾下妖王随本王前往黑风岭埋伏。”灭世魔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这批蟠桃是天庭太乙金仙度三灾利害的关键,此次定要夺下蟠桃,让天庭失去依仗,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