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乔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它们有明确的主干,主干强盛,则枝繁叶茂。
而灌木是无法成为大树的,因为灌木没有主干,只能长得矮。】
...
“他娘的,这狗建奴!真他娘的是贻害无穷。”
明太祖朱元璋直接骂了起来。
...
“去他娘的,老子是汉人,汉人,他娘的,这些建奴杂碎,当真是祸害!”
赵匡胤也是气得直拍桌子。
...
“他娘的,可惜了,是另一个朕去杀建奴了,朕感觉不到爽,应该让朕去的!”汉高祖刘邦道。
...
“他娘的...”
“垃圾建奴...”
“废物满清,要不是他们这么废材,那些红毛敢炸刺?”
...
一时间,天幕上各种对着清朝开炮的画面就出现了。
清朝的康熙,雍正等等皇帝,一个个的脸色又都黑成了锅底,却不敢反驳。
...
这时候,天幕上出现了汉王刘邦,对着那乾隆狂扇耳光的画面。
“看看你们这些垃圾!”
“给他找点什么何首乌什么的,让这货的辫子快点长出来!”
...
“哈哈哈!”
顿时,无数观众都大笑了起来。
...
【回到正题,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北方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引爆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燎原大火。
次年,郭子兴在定远起兵,并攻下濠州。
不久,元军攻打濠州,顺便到处在周围乱抢,把朱元璋呆的庙给烧了,朱元璋就一狠心,干脆就应汤和的邀约,前往投奔了郭子兴,掀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哼,这些兵痞!没事找事!”
元世祖忽必烈冷哼了一声。
...
【朱元璋加入义军之后,非常的勇猛,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再加上朱元璋不贪功,每次都将功劳和赏赐分给大家,所以受到众人的拥戴,在郭子兴的军中名声越发响亮。
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想要拉拢他,于是就将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不久,朱元璋和马氏就收养了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和定远孤儿沐英为义子。
这三人都是日后战功赫赫的大将。
此后,朱元璋和马氏总共收养了20多名义子。
随着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因此也遭到了郭子兴的忌惮,多次猜疑,斥责他。
有一次,郭子兴将朱元璋给关了起来,不准他吃东西。
马氏得知之后,去厨房偷了几个炊饼,藏在怀里,带给朱元璋吃,为此,马氏的皮肤都被烫坏了。
后来幸好马氏到郭子兴的夫人张夫人和妾室张氏面前说好话,送礼物,然后郭子兴才把朱元璋给放了出来。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养父,就像长孙皇后一样,马氏也是在双方之间尽力弥合矛盾。
朱元璋南下攻打滁州等地方时,马氏就负责往来文书,处理的非常好。
她还写信劝朱元璋一定要管好麾下将士,不能让他们劫掠滥杀。
朱元璋也是深以为然,并为自已有这样一个好妻子而感到高兴。
现在一些人张嘴就是睁眼说瞎话,说什么朱元璋捡漏,专打友军,这个扯淡的说法,咱们前面已经驳斥过了,就不再多说。
单就朱元璋麾下军队不扰民,不劫掠这一点,就是其他义军少有能够做到的。
并且朱元璋每打下一个地方,就编户齐民,这更是其他义军基本都没怎么做过的事情。
这就能看出,朱元璋最后能败尽天下英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是没有原因的。】
...
“嘿嘿!”
明太祖朱元璋笑了一声。
...
“那是,父皇高瞻远瞩,远胜陈友谅张士诚之流!”
明成祖朱棣也是大笑。
...
“确实,这编户齐民有助于让百姓快速安定下来,恢复生产秩序,明太祖的眼光,的确不是当时其他人能比的。”
李世民也是点头道。
...
“我辈楷模啊!”南汉,刘备一脸郑重的感叹道。
...
“洪武大帝威武,祛除清妖洋狗,恢复中华!”
洪秀全大呼了一声,
...
清朝,康熙雍正等人又黑了脸!
...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南下攻打集庆(南京),马氏和将士们的家眷都留在和州。
元军切断了长江航线,和州被孤立。
于是马氏毅然站出来鼓励和州守城将士,安抚家眷,稳定了朱元璋的后方。
最终,朱元璋攻下了集庆,取得了将来争霸天下的基础。
此后,在朱元璋应对四方之敌,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马氏还带头给将士们缝衣做鞋。
就像后来的赤红暴风一样,男人们在前方血战敌人,女人们就在后方从事生产活动,给战士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援。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挟持徐寿辉,尽起大军攻打朱元璋,并邀请张士诚东西夹击。
半路上,陈友谅认为此战必胜,就把徐寿辉杀了,自此登基称帝,国号为汉。
面对着数十万大军压境,大将朱文逊,花云战死在太平府。
朱元璋麾下的许多将士和官员乃至百姓都感到害怕,有的想投降,有的想跑路,有的在藏钱,藏粮食。
真可谓人心惶惶。
马氏对此不慌不忙,将自已这些年存的钱财都拿出来,赏赐将士,安抚军心。
最终,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不管张士诚,集中力量,诱敌深入的计谋,使康茂才假意做内应,麻痹了狂妄自大的陈友谅,在龙湾将陈友谅暴打了一顿,打得陈友谅丢盔弃甲的逃了回去。
史称,龙湾之战。】
...
“这陈友谅真是没用,就这样的家伙,也敢用我大汉的国号?他应该用楚!”
汉高祖刘邦很是嫌弃的说道。
...
原清朝乾隆时空,正在辽东的项羽看到这一幕,冷哼了一声:“这个刘季!”
燕京,汉王刘邦没好气道:“你就闭嘴吧,咱们现在是亲兄弟,你别张嘴来挑拨咱们的关系了。”
...
汉高祖刘邦看到汉王刘邦的话,顿时讪讪一笑,道:“本来就看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