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榆关向北眺望,长城如苍龙脊背般蜿蜒于连绵山峦之上,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凉。
将士们刚刚完成换防,韩烨从城垛上缓步而下,铠甲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副将余宏早已等候多时,见他下来便快步迎上前去,压低声音道:将军,有两封从京城送来的密信。他稍作迟疑,又补充道:其中一封是侯爷派人送来的。
自韩烨半年前来到榆关,与侯府便再未通过音信,他身世的风波早已传至边关,军中上下皆知这对父子之间存有芥蒂。镇北军多是侯府旧部,自然不愿见他们父子失和,但这终究是家事,就连军师傅先生都三缄其口,他们这些下属更不便多言。
信在何处?韩烨环视四周,并未见到余宏所说的密信。
送信人十分谨慎,定要面见将军才肯交出。余宏面露难色,人此刻还在卫所等候。
韩烨快步回到卫所,只见两名信使分坐厅中两侧。
韩鸿泰派来的是长随李虎,此刻正悠闲地品着热茶;另一人则正襟危坐,对桌上的茶点不屑一顾,听闻脚步声,他立即起身,神色肃穆地打量着来人。
这位便是韩将军。余宏介绍道。
那信使审视着韩烨,若有所思片刻,方才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奉上:陈大人命在下将此信交予将军。
韩烨接过信,脸色微变,正欲询问详情,那人却迫不及待道:信已送到,在下需即刻返京复命。说罢便要告辞,竟一刻都不愿逗留。
给他备一匹好马,带上充足干粮。韩烨吩咐余宏,目送信使匆匆离去。
待余宏引着信使走远,李虎这才上前行礼:许久不见,五爷清减了许多。
韩烨心下诧异,李虎虽是长随,武功底子却不弱,韩鸿泰素来不让他做跑腿的差事:侯府可是出了什么事?
侯府倒无大事......李虎欲言又止,他离京时,确实得知锦衣卫围了永嘉侯府,但其中缘由他也不甚清楚,五爷还是先看侯爷的信吧,侯爷吩咐必须尽快送到,这一路跑死了三匹马。
“信是什么时候送出来的?”从京城到榆关八百里,即便是四百里加急也需两日,韩烨拆信阅看,才读两行便神色骤变,他急忙展开陈文敬的信件,两封信所言竟是同一件事:宁武帝多日未朝,京城恐生变故,薛莹已带着皇长子朱承翌前往榆关寻求庇护。
这原是他离京时与宁武帝商议的下下策——若京城生变,便护送朱承翌至榆关以保全皇室血脉,但计划中,从未提及要让薛莹同行。
宁武帝早已未雨绸缪,甚至不惜将淑妃暂贬冷宫以免殃及,只待风波过后再行安置。
小的是前日巳时出发的。李虎回道,那时老侯夫人的车队刚出城,行至十里坡休整时,侯爷突然命我送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