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万步说,如果当今也想离开世家制衡,绝不会选将所有世族之人斩尽杀绝的法子。
那样只会引起朝廷动荡,甚至可能会翻天覆地。
他们靳氏要随局势变化,而变化。
怎能因为还未发生的事,因为一个担心,就提前站到皇帝的对立面?
那不是自悟吗?
且,对世家的未来,靳云庭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承认,历史上,很多王朝发展到后来会出现土地兼并问题,多数是由世家大族引起的。
现在,也有很多世家在不知不觉或者刻意下,越过了线。
他们靳氏有一部分人就是如此。
可世家的存在,难道就全无好处吗?并非如此。
失去了世家制衡,难道要让皇帝一人独大,让陛下为所欲为吗?
这样的危险,也不比世家小。
从此角度看,世家存在不是只有弊端。
靳云庭心中以为,当下皇权和世家的局面,是他们双方都没站对自身的位置。
就是关系相处模式出错了,长久下去,皇帝忌惮世家,而世家也会想得个好掌控的皇帝。
对双方都不是好处。
想要两厢都能长久,或许需要有人,做出改变。
怎么改,靳云庭还没想透彻。
但他知道,当今不是庸才,不能随意与之对立,只怕会没了后路。
“父亲,万不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靳云庭朝着父亲长揖。
靳柯气的脸皮微抽:“你怎知,我选的路,一定是错的?我已任族长十年,带着宗族长大,跻身一流世家之列。”
靳氏也不是一直势大的,世家中也有强弱链。
王氏,就是其中翘楚。靳柯能将靳氏带到与王氏一个层面,他还是很自傲的。
“父亲,经验虽宝贵,但不是永远不会出错。您心态失衡,已经落入应氏彀中,反而不能冷静行事。”
靳云庭语气平静。
靳柯怒火上涌,这不是骂他蠢,上了应天威的当吗?
“庭儿,你放肆!”
“我告诉你,族里为陈子君的案子、为两府的盐,已经投入太多太多,若是事发,你知道要损失多少吗?”
那是靳柯这个族长,一想想就会心疼的程度。
他们不仅损失人手、还有银钱、财物、声誉。
“一块肉烂了,若不下狠心割去,只怕会病入膏肓。”靳云庭面无表情。
“父亲,为家族计,请您三思而行。”
“若父亲您一意孤行,我身为靳氏少主,断不会看您走歪了路。”
靳云庭再次行礼,而后转身离开了。
靳柯气的一掌拍向书桌,庭儿最后那句话,是在威胁他这个老子吗?
他哪来的胆子?
屋门还没关上,一股寒风吹了进来,吹散了靳柯心底的热意。
他一点点冷静下来。
事实上,身为一族之长,心机深沉,世上少有是能让他动怒。
除非遇到方铜那样狐假虎威的地痞无赖。
没错,上次的事后,方铜在靳柯心中就成了无赖,没有一点为官之人的风度。
再就是对上亲儿子了。
庭儿是他捧在手心长大的,年少聪慧,他怎能不喜?只是这孩子,选的路和他不同。
靳柯在想,儿子从哪儿知道的消息?
在他身边安插了人手?靳柯摇头,可能性不大,庭儿不会对他这个父亲,用这种手段。
靳柯生气之余,又有些欣慰,欣慰儿子的能力。
随后是真的沉下心开始思考儿子的话。
这么冲动和应家站在一起,是不合适。
应天威都敢下手杀太子,肯定是破罐子破摔,但他靳氏犯不着啊。
最坏的结果,就是将晋州府和泉州府的私盐利益舍弃,舍弃后,族里会伤元气,但不会断根基。
其实世家大族,最珍贵的永远是优秀的子嗣。
只要有子嗣接茬,家族才能长长久久,若是遇到败家子,那多大的家业也会完犊子。
像是赵氏,前些年风头比王氏还盛,但因为连着两代人,都没出现特别亮眼的子嗣,宗族多少有些落寞。
赵氏的产业,就被人盯上,被其他世家分去了一部分。
想到这里,靳柯也在想,若是元气大伤后,被其他世家的人欺凌,当如何?
还有太子那里。
唉,查两府私盐,起因就是他靳柯得罪了太子,哪怕钦差现在没拿到他靳氏的把柄,可会不会为了讨好太子,拼命往下查?
靳柯觉得有些头疼,一族之长就是要如此,事事都得想到,想要求个周全。
可世上哪有那么周全的法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多。
靳柯在书房枯坐一晚上,到底没派人出府,让撤回来的人再回去。
靳云庭倒是一夜好眠,早上起来,听说父亲还没出府,心下就明了了。
他其实也松了口气,若是父亲一意孤行,他是一定要阻止的。
只怕到头来会伤了父子情分。
这一日,靳柯只叫来几个族中有话语权的兄弟,一起议事。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靳云庭没去听,他知道,父亲是能安排好善后的。
他只是派人,去了将军府一趟,写了一封信给方南枝。
方南枝挺诧异,打开信,却发现信是给她的,但内容却不是给她的。
靳云庭是写信,让他送来的朗月和清风,展开行动,追踪刺客的身份。
之所以送给方南枝,是他觉得,人已经借给小姑娘,这段时间,方南枝才是他们正经主子。
他不愿意越过方南枝。
方南枝让人把朗月清风叫来,还是她挺好奇,怎么个追查的法子?
这俩人被送来后,一直和暗卫差不多,武功是高强,不枉费武林高手的名头,但也没特别突出。
没看出他俩真正能耐来。
先前靳云庭送人时候说,他们能帮忙把刺客找出来,却一直没行动。
现在,是要动真格的了吗?
朗月清风看过信后,拱手道:“禀方姑娘,我们需要三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