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侧翼布防(1 / 2)

会议结束后,罗酌英和杜光亭快步穿过略显阴暗的走廊,

两人的脸色都如同缅甸雨季的天空,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另一栋高脚木建筑上,史迪威那瘦削而挺拔的身影正立在廊柱旁,显然是在等他们。

“罗将军,杜将军。”

史迪威转过身,他那张饱经风霜、刻满皱纹的脸上,

眼神锐利如鹰,透着一种典型的美国式固执与务实。

他招牌式地叼着烟斗,深吸一口,烟雾缓缓吐出,似乎想借此驱散一些他不大习惯的缅甸寒冷。

“乔,”

罗酌英率先开口,他与史迪威私下交流时常用此昵称,

他语气却带着疲惫和难以释怀的愤懑,

“你都看到了。这样的盟友,这样的协作,

我们前线将士的血,难道就是为他们拖延时间的筹码吗?”

杜光亭站在一旁,虽未说话,但紧抿着嘴唇。

史迪威挥了挥手。“听着,罗,杜,”

他的中文带着口音,但表达清晰有力,“我理解你们的愤怒。

亚历山大和斯利姆有他们的算盘,但我以我的名誉保证,

我会确保他们至少在目前,英军会听从盟军司令部的协调指令。”

他话锋一转,目光紧紧盯住两位远征军的最高将领,

“不过,现在的重点是合围同古南的日军五十五师团!

我需要你们的部队,尤其是二百师,像一颗钉子那样,死死钉在同古!

还有新二十二师,必须尽快前出,与二百师形成犄角,等待第六军到达预定位置!

杜,你的两百师怎么样了!”

杜光亭眉头紧锁,面对史迪威的直接询问,他答非所问,

“史迪威将军,第六军甘丽初部,其原定作战任务就是确保东线(景栋至毛奇一带)安全。

他们的防线绵长,面对来自泰国的日军威胁,能分出来策应同古战场的兵力极其有限。

我认为,与其让他们分兵,导致东线门户洞开,

不如让他们扎实守好现有防线,防止日军从泰国北上侧击,断我远征军后路!”

史迪威闻言,摇了摇头,烟斗在空气中划过一个急促的弧度。

“杜!你的看法太保守了!

同古南的日军已被200师和新22师消耗得筋疲力尽,伤亡惨重,这正是战机!”

他的声音带着迫切,

“只要第六军主力及时压上,与同古正面的第五军、即将抵达的新二十二师形成合力,

我们完全有机会在同古城下歼灭日军那支师团,

“一举扭转开战以来的被动局面!这是决定性的胜利!”

史迪威的声音里带着几丝难以抑制的颤抖,那是被巨大战机和内心渴望灼烧出的兴奋。

他来到这错综复杂的中缅印战区,怀揣着与日军正面决战、一雪前耻的雄心,

却屡屡被现实掣肘

——英军军官那令人恼火的散漫与怯懦,远征军对盟军根深蒂固的猜疑与不信任,

都让他空有战区司令的头衔,却时时感到拳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

但是,若是把握好了这次战机,吃掉日军第五十五师团,

他将不仅赢得缅甸第一场巨大胜利,更能凭此赫赫战功,获得前所未有的筹码。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能将这份捷报化作最有力的檄文,直达白宫,

请罗斯福总统亲自向伦敦施压,迫使那些傲慢又怯战的英国人,

不得不将缅甸战场的指挥权真正交到他的手中。

“史迪威将军!”杜光亭提高了音量,据理力争,

“甘军长所部装备、训练均不及我第五军,

其面临的日军压力与复杂地形,丝毫不比我们这里轻松!

强行让他们分兵支援同古,非但解不了同古之围,反而可能让整个东线崩溃!

届时,后果不堪设想!希望您能综合考虑全局!”

他说完,目光转向了一旁的罗卓英,带着寻求支持的意味。

罗卓英会意,扶了扶眼镜,语气沉稳但立场鲜明地接话道,

“乔,光亭所言确是实情。第六军整体实力与第五军有差距,

防线过于漫长,实在没有足够机动的兵力有效支援同古方向。

况且,日军也在紧急调集援军。

与其在此刻强求不切实际的合围,不如我们提前着手,

开始准备平满纳会战,利用空间换取时间,在更为有利的地形与日军决战。”

史迪威看着面前两位态度坚决的远征军高级军官,

他们基于对自己部队和战场的实际了解,难以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