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我们半个月时间守住同古城,日军就无法从同古进入缅东地区,
届时200师也初步恢复元气。
届时抵达东线的第六军暂55师、49师等部也该抵达预定地区。
我第五军与第六军东西对进,完全有能力合击日军55、56这两个师团!”
戴安澜听到这里,一直紧锁的浓眉终于舒展开来,眼底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
他伸手重重拍了拍包国维的肩膀:
“抑之啊抑之,你这番分析,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事实上,作为一位久经战阵的将领,包国维的分析思路他早已在心中推演过无数次。
只是连日苦战、援军不至、加上军部态度暧昧,让他的身心都疲惫不堪,
对缅甸战局的看法也日渐悲观。
此刻听着包国维条理清晰的分析,看着地图上清晰的敌我态势,
又想到身后终于有了22师这支生力军,
他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大石,总算松动了几分。
1943年1月12日黄昏,戴安澜签署了防务交接令,
200师主力撤至城西休整,永克冈机场由598团驻防,
22师全面接管同古城防区及锡唐河东岸阵地。
日军第55师团在遭遇22师这支生力军后,攻势戛然而止。
前沿观察哨报告,日军正在加固现有工事,炮兵仅进行零星骚扰射击。
硝烟散去的战场上,双方不约而同地转入休整。
远征军野战医院里躺满了等待手术的伤员,辎重部队趁着夜色向前线输送弹药给养,
日军则忙着收容散兵,向后方向催要作战物资和第56师团的支援。
这片被战火灼烧的土地,终于获得短暂的喘息。
在同古城原英属缅甸行政公署大楼内,
22师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座坚固的混凝土建筑中。
这里不仅墙体厚实,四周还架设了层层铁丝网,各个出入口都设有双岗哨兵。
停车!出示证件!
哨兵严格盘查着每一辆进出车辆,就连师部参谋也要下车接受检查。
自从远征军入缅以来,屡次遭遇缅奸引导的日军偷袭,
包国维特意加强了城内的警戒级别。
然而就在这时,一队身着隆基民族服饰的男子却只经过简单检查就被放行。
为首的老者用流利的云南官话对哨兵说,
劳烦通报包师长,同古华侨商会高文煜前来拜访。
消息传到指挥部,包国维立即放下手中的作战地图:快请!
他转头对副官吩咐:去把高停云叫来。
当包国维快步走出指挥部时,正好遇见吴帆带着高文煜一行人走来。
高文煜正值不惑之年,虽身着简朴的隆基,但身形挺拔,步履沉稳,
眉宇间既有商人的精明,又有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度。
高先生!辛苦了!
包国维上前拱手致意。
高文煜立刻加快步伐,极为恭谨地拱手回礼,姿态放得很低,
“包长官您太客气了!得知您率部亲临同古,文煜理当第一时间前来拜会。
只是恐扰您军务,才稍作耽搁。”
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将领的能量有多么惊人。
高家能在缅甸迅速崛起,掌控诸多资源,
背后全赖包国维当初的全力扶持和其深远的布局。
这份知遇与提携之恩,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寒暄过后,高文煜直接切入正题,毫不拖泥带水,
“包师长,您之前的吩咐,吴掌柜尤为重视,我们不敢怠慢。”
说着,他从身后心腹手中接过一个用油布妥善包裹的筒状物,双手奉上。
“这是根据吴掌柜的要求,我们动用所有关系,详细搜集整理的同古周边区域情报,
特别是英军的据点、仓库,以及那些地图上未曾标注的土路、小径和水道,
都已在地图上做了详细标注,还请包长官过目。”
闻言,包国维眼中精光一闪,如获至宝。
他接过地图,立即在旁边的桌案上展开,仔细查看起来。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清晰标注了各类信息,
其详尽程度远超军用地图,许多隐秘路径和资源点都是军中地图未曾掌握的。
他一边看,一边心中感叹吴帆做事果然周密可靠,
高家在当地也确实根基深厚,不负他当年的投入。
就在这时,会客厅门外传来一声清亮且中气十足的报告声:
“报告!高停云奉命前来报到!”
包国维闻声,从地图上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扬声道:“进来!”
高停云推门而入,身姿挺拔地向包国维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当他目光转向包国维身旁时,不由得愣了一下,
随即惊喜地喊道: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