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往事不堪回首,不对,这还没发生!我们还有救!”
前秦天王苻坚看到自己的名字又出现在了天幕上,不由得感觉十分的尴尬。
...
“这真是个蠢人啊,如果发动这么多人,国家哪里承受得了啊,仗不是这么打的~”汉高祖刘邦一副语重心长,又十分不屑的说道。
...
“简直就是浪费啊!这么多的百姓,就算只给朕十万兵马...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三国,蜀汉昭烈帝时空,因为天幕提醒而没有出现夷陵惨败的刘备长叹道。
...
“蠢货一个,要是我大汉能有这样的国力,早把匈奴灭了,这么好的国家给他纯属浪费!”
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不懂装懂,还要瞎指挥,能不败?”赵匡胤显得很是不高兴,显然他想到了一个人。
...
“这就是个蠢猪!”隋文帝杨坚看着那些数字,那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啊。
...
此刻,隋炀帝也是快要气炸了,看着天幕上出现许多人的嘲讽,他挥动着宝剑,可惜什么人他也砍不到。
...
【总之,隋末农民大起义时的社会背景,就是这么一个背景。
接下来,咱们看看详细的过程。
在王薄发动首义之后,就跑到了泰山一带发展。
...
同年,大业七年(611年),东郡(濮阳)法曹翟让就因为犯了死罪,被人悄悄放了之后,跑到了瓦岗(河南滑县),发动了历史上非常着名的瓦岗起义。
单雄信,徐世积(李积)等人也都带着人纷纷前来投奔翟让。
在徐世积的建议下,瓦岗义军劫掠荥阳、梁郡一带的商船,因此发展很快。
...
还是同年,河北的高士达等人在高鸡泊发动起义。
还有孙安祖因为全家都死于水灾,又被强征入伍准备打高句丽,他一气之下,杀了县令,跑去投靠了窦建德。
窦建德当时也被官府委任为二百人长,他建议孙安祖带一拨人去落草,等待天下形势变化,就可以干大事了。
孙安祖就照做了,跑去拉了几百人起义去了。
因为窦建德一向是仗义疏财,在当地的底层百姓心中声望很高,所以各路义军到处抢,就是不去抢窦建德的家乡。
因此窦建德也被怀疑跟义军有关,于是窦建德干脆也在高鸡泊发动了起义,然后带着起义队伍跑去投靠了先起义的高士达!
此时,隋炀帝正在准备他的征讨高句丽的大业,都懒得管这些他眼里的“小毛贼,泥腿子!”
...
大业八年(612年)三月,隋军大部抵达辽河。
隋炀帝开始了他的堪比微操大师赵光义和国府大统领一般的骚操作。
他首先下令说这次征讨是“吊民罚罪,非为功名”。
说真的,看到这里,我都不知道隋炀帝在干什么。
先前很多大臣说别这么搞,阵仗搞太大了,容易扯裆,他非要搞!
现在来都来了,又来讲这些!
他将大军分成三道,规定但凡要出击,必须三道之间互相通报,不准争功轻易单独进军。
要说,这道命令倒也没啥。
毕竟,像后来的赵光义两次北伐,那北宋的将领们,不是为了抢功劳,单独冒进带翻全场,就是抢先逃命带翻全场。】
...
“可恶,说隋炀帝就说他,扯朕干什么?”
赵光义满脸通红,十分的愤怒。
一众大臣全都低下了头,生怕迎上赵光义的目光。
...
“这个蠢货东西!”
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愤怒的冷哼了一声。
...
【但是,隋炀帝接下来的命令就十分奇葩了。
这第一,所有军队,无论进攻还是后退,都必须先通报给他,获得回复之后,才准行动。
第二,在各路军队里设置慰抚使,只要高句丽军队投降,就不准再进攻,而是要安抚招纳。
于是,高句丽军队顶不住了,就立马喊投降,然后这些将领们就不能进攻了。
当然,也有的将领不想管这些,就想一口气干死高句丽,
就比如当高句丽将领乙文支德诈降主动来隋军军营打探虚实,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就想直接拿下他,结果慰抚使刘士龙就一直阻止,最终只能放了乙文支德回去。
就这样,高句丽每次顶不住了就投降,然后拖延时间,等喘过气,准备好了,又开干。
来来回回多次,隋军都被折腾惨了,再加上这次动员兵力太庞大,后勤根本支撑不住,很多士兵经常要忍饥挨饿,士气算是跌落到了极点。
而隋炀帝呢,一点不知道悔悟。
最终,在他的折腾下。
先是水军来护儿,先胜后败,中了诱敌之计,被打得仓皇逃窜。
接着,就是渡过鸭绿江的九路大军共三十万,被隋炀帝的命令折腾爆炸,只剩不到三千人逃回了北岸。
一征高句丽惨败!
隋军溃逃留下的军械物资数不胜数,全都便宜了高句丽。
可以说,高句丽这一次,虽然无可避免的消耗了很多人,但是捡了那么多东西,武器装备水平提高了!】
...
“我怎么会生出这样蠢猪的儿子呢?简直跟那赵光义一摸一样!”隋文帝杨坚痛心疾首的说道。
当这一幕出现在天幕之后,
宋太宗赵光义瞬间爆炸了!
“混账,朕继承皇兄基业,开创三百年大宋,你隋朝算个什么东西,二世而亡,你居然敢拿朕和你儿子比!”
“混账,你个高梁河车神,斧头帮帮助,绝命毒师,艳照门始祖,怎么敢跟朕比,你就是个垃圾!”
隋炀帝隔着天幕怒骂。
这两幕,看得那历代时空的观众们都笑了,大笑!
“英雄相惜,垃圾互鄙!朕很好奇,那个国府大统领呢,不出来露个脸吗?”
汉高祖刘邦哈哈大笑。
清朝,溥仪时空,一个头发有点少,躲在农村的男人,气得直骂凉西皮!
...
【就这样,隋炀帝灰溜溜的逃回了京城。
这一年,又有20多路明确的义军宣布起义!
但是,隋炀帝还是看不上这些“小毛贼”,输红了眼的他,再次筹备二征高句丽。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又御驾亲征了,这一次,他倒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准许将领们便宜行事!
隋军和高句丽打啊打,互相之间都损失惨重。
但这个时候,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了!
这下,可真是把隋炀帝吓尿了,农民造反他看不上,贵族造反,他是真的怕了。
于是下令赶忙撤兵。
高句丽那边也懵了,怎么打着打着就跑路了?难道隋军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高句丽不敢追,直到过了两天,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去追,但是追吧,人又有点少,而隋军又太多。
最后只等隋军大部队渡河之后,才冲上去杀了几千残兵。
这一次撤军,无数的辎重又送给了高句丽,简直堪称隋朝版的运输大队长啊!】
...
“混账,可恶,你才是运输大队长!有本事你下来!”隋炀帝拿着剑疯狂乱砍。
...
“凉西皮,凉西皮!”
溥仪时空,有人在怒骂!
...
“气死朕了!气死朕了!”隋文帝直跺脚!
...
【不过,咱们以前说过,老子英雄儿子蠢蛋的概率是很高的,这杨玄感就是这样的,被称之为隋朝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