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隐约的按钮实在有些诱人,符不离实在好奇,可她也知道,她在血雾中的每一个举动,对他人来说都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活生生的人并不是她的玩具,并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可说不定就是一条人命。
村民们当然无从知晓符不离心中的顾虑,他们尚且沉浸在圣女降临带来的巨大喜悦中。
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从来都算不上美好,食物虽然算不上匮乏,但种类实在乏善可陈,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种,在外人看来稀奇的食物,他们已经吃了数十年。
就算这里有巫医为他们治病,使得他们对本地的毒与瘴气都有着比外人更强的抵抗力,可也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生病。外人被蚊虫叮咬可能会发热甚至晕厥,他们通常不会,可蚊虫叮咬带来的瘙痒与轻微发热,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久居瘴气之中,他们的身体还是会落下许多小病症,如关节痛、呼吸不畅、鼻塞等症状,虽不致命,却也不让人好受。
防御力高并不代表就能对造不成生命威胁的伤痛毫无知觉,若是有可能,谁不愿意呆在更为安全的地方,躲开瘴气,躲开蚊虫,躲开一切可能伤害他们的事物。
这里的人平均寿命通常不超过60岁,这还是近些年有所提升的结果,往前推二十年,那时候的寿命能超过50的都寥寥无几。
如今圣女降临,他们身上久积弥厚的病痛在圣女的影响下消弭,越是年长者越是能明显感觉到身体宛若重生般的轻松,这如何不让他们欣喜。而只是初来乍到就能让他们如获新生的圣女,接下来会带领着他们走向何方?
破除瘴气?消灭毒虫?开荒拓野?
或者干脆带着他们,冲入天南城,夺取那些五帝城人占领的土地!
他们何尝不知道,天南城有着比这里更肥沃的土壤,更便利的交通,人们不需要为明天有没有饭吃而苦恼,也不用担心出门会不会被毒蛇咬上一口一命呜呼。他们那些在这里累积出来的生存经验,在那边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们根本遇不上他们会遇到的危险。
鱼桑大神早就该带领他们攻入五帝城了,他们在这里苟活了太久太久,他们从来都没有心甘情愿地呆在这里过,他们都很清楚,继续在这瘴气中呆下去,不出几代人,他们要不都会变成非人的怪物,要不就会变成与五帝城人完全无一战之力的多病篓子。
当年魔物大战之前,这南疆尚且被称为南桑国,可魔物太过凶猛,仅凭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对抗魔物。他们被迫与中原人携手对抗魔物,而在魔物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下,当初这里的青壮男子几乎死绝,留下的老幼妇孺,只能在中原人的保护下苟延残喘。
魔物大战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南桑国也不复存在,青壮男子几乎无人生还,当时的王室也亡于纷争。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南桑国的名字,只剩下了这一片被称为南疆的土地。
这片土地上,当年活下来的孩子们在老人们的陪伴下活了下来,但复国已然无望,五帝城的军人、猎魔人们都远比他们要强大,自那时起,这片南疆土地上的人们,便陷入了永远无法脱困的局面。
这里其中有一部分人去了五帝城,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身上已无半点南疆人的气息,那对鱼桑大神的不敬,对木满们的不屑,对这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知识的不顾,更让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怒不可遏。于是,当时一场规模不小的暴动,就在这南疆发生。
自那以后,南疆的村子便变得格外排外。以符不离目前所在的村落所处之望帝山为界限,内部不再允许任何外地人进入,而外面的村落,则与外地人尚且有些必要的交流——为了活下去,五帝城运送来的救援物资,他们再怎么排外,也还是会找个体面的由头收下的。
五帝城每年都会有不少物资送入这南疆古地,但这里的人并不感谢五帝城。若不是五帝城当年趁南疆无人占据了这里,他们本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地盘可以居住,有更多地盘可以种植粮食,现在他们看似慷慨的物资馈赠,不过是因为他们对当年的无礼心怀愧疚,想要以这么一点微薄的利益,将他们驯化成给点食物就不叫的狗而已。
而这望帝山,当年其实瘴气也没有这么严重。这百年来,瘴气变得越来越可怕,那青绿色的雾气好似阴魂不散的幽灵,始终环绕在南疆周围,原先只在夏末秋初持续两三个月的瘴气,如今几乎只在冬末干燥的环境下,有那么一两个月的清净。
瘴鬼在愈发变多,鱼桑大神为何不管?
这个问题很快便在诸多巫医口中得到了答案——因为信仰不够,南疆的子民本就比以前要少,如今剩下的子民再不供奉鱼桑大神,让鱼桑大神恢复往日的神力,那么这最后的一片净土,也会被瘴鬼彻底吞噬!
爱民如子的鱼桑大神怎可能会置他们不顾,只是鱼桑大神如今也缺少力量在硬撑而已!
而且如今不只有瘴鬼,还有魔物,邪祟,饿灵,全都是敌人,鱼桑大神独力难支,正是需要子民们为他供养神力的时候!
这个观念在村民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这么些年,他们那般虔诚,只盼着哪天鱼桑大神能恢复神力,还他们一个能安居乐业的南桑国。
而现在,圣女来了。
圣女带着鱼桑大神的神力,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只是初来的第一天,就为所有人带来了赐福!
原本只是听闻到了一点关于圣女的风声,众人还是将信将疑,如今真的见到了圣女,又蒙受了圣女的赐福,他们当然再无半点疑虑,此时再不献上自己的信仰,更待何时!
符不离在村子里只是随便走走,遇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她躬身行礼,并赞上一句“圣女大人”,听得多了,她便也不再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微笑点头。
而接下来该往哪里去,不用符不离去问,木满们已经为她定好了行程。
播撒赐福当然重要,但带着圣女归位更为重要。这里已经等候鱼桑大神的指示太久太久,现今圣女归位,当然要让圣女去圣女该去的地方——普渡镇。
那是最接近鱼桑大神神意的地方,每年秋季自有万朵光华笼罩于山巅,鱼桑庙上会有宛若普照世间的光华播撒开来,圣洁无比。
普渡镇位于望帝山以南的鸣鹃山山巅。
鸣鹃山本身并不高,山顶是一处平地,而正是这座不太高的山,却常有万道祥光出现,那是阳光透过望帝山的两座峰间的间隙,露在鸣鹃山上以某种奇异的折射形成的祥光。
这座镇的大小远比符不离预想的大的多,已经习惯了南疆村落数百人聚集的简陋居住,忽然到了这么一个有着数千人聚集的大镇,她竟有些不适应起来。
这里的房屋并不简陋,虽然大多依旧为木质,做工却丝毫不马虎,雕梁画栋,文龙飞凤,或是其他异兽神像,以木质或是石质的结构,被装饰在了这里屋子的各处。
而最为显眼的,自然当属普渡镇正中,那宛若皇庭的巨大庙宇——鱼桑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