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林婉贞主持第二期写作课时,一名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了教室。
他情绪激动,指着林婉贞的鼻子质问道:“你们让老人写遗言,是不是要给他们‘送走’?!”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老人们惊恐地看着这名不速之客,纷纷议论起来。
林婉贞并没有慌乱,她走到中年男子面前,语气平静地说道:“这位先生,请您冷静一下。我们开设写作课,是为了帮助老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您所说的‘送走’。”
中年男子却不依不饶,继续大声嚷嚷:“你们就是想骗老人家的钱,然后把他们送到火葬场!”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林婉贞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说道:“这位先生,如果您不相信我们,可以参加我们的下一节课,亲身体验一下。如果您真的关心老人们,就应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在这里无端指责。”
中年男子愣了一下,似乎被林婉贞的气场所震慑,最终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教室。
事后查明,这名中年男子是某养老机构的护工,而他的雇主,正是“慈孝殡葬服务社”的关联企业。
“果然是他们。”周影听取了汇报后,他立刻指示程国栋,调取该机构近半年的祭扫记录。
数据显示,该机构服务的家庭中,参与写作课的比例不足3%,但“焦虑话术包”的触达率却高达91%。
“他们想用恐惧来控制人心。”周影的声音低沉而冰冷,“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没有立即清除异常数据,而是下令将所有可疑条目归类为“待验证记忆体”,并在守灯仪式的大屏幕上开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疑云区”。
在“疑云区”里,红色的灯盏闪烁不定,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真假难辨的故事。
灯盏旁边,配着一行醒目的文字:“我们听见了,但我们还在等你说真话。”
这个举动,立刻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有人质疑周影的做法,认为这是对沉默者的不尊重;但更多的人则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一种公开透明的态度,能够让真相浮出水面。
许多真正想表达的沉默者,主动前来申诉更正,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
他们用颤抖的声音,诉说着曾经的痛苦和遗憾,希望能够洗刷被污染的记忆。
与此同时,“影蛛”也终于锁定了数据终点——一家名为“心语互联”的空壳公司,法人代表是陈伯康的妻弟。
“陈伯康,市档案馆的副馆长……”周影的他早就怀疑,档案馆里有人在暗中搞鬼,现在看来,这个陈伯康很可能就是幕后黑手之一。
夜幕降临,岭南市的夜空被点点灯光照亮。
在“守灯人联盟”的指挥室里,周影站在巨大的屏幕前,凝视着那些闪烁的灯盏。
“备车,去档案馆。”周影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助手说道,声音平静而坚定。
昏黄的路灯下,黑色的劳斯莱斯缓缓驶出“守灯人联盟”的基地,向着市档案馆的方向驶去。
车内,周影的眼神深邃而不可捉摸。
他要亲自会一会这个陈伯康。
他倒要看看,这个隐藏在黑暗中的老鼠,到底有什么样的胆量,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第189章迷雾深处
夜色渐渐深沉,周影的黑色劳斯莱斯缓缓驶入市档案馆的地下停车场。
他下车时,瞥了一眼手表,时间正好是晚上九点。
地下恒温库的灯光昏暗,冷气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许多年。
周影径直走向档案馆的地下恒温库,陈伯康早已等在那里。
灯光洒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
周影没有急于开口,只是静静地打量着陈伯康。
两人对视片刻,周影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父亲当年编县志,说过一句话——‘墨迹不怕晚,就怕歪’。”周影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在追溯一个久远的回忆。
陈伯康的神色微微一动,他回忆起父亲当年的话语,心绪万千。
那句话,曾经是他心中的座右铭,如今却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他。
“我知道你在档案馆的地位,也明白你背后的‘孝心数据科技’有着不为人知的运作。”周影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陈伯康的心上。
他不提证据,只聊往事,仿佛在用回忆编织一张无形的网,困住对方。
“你认为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对吗?”周影的声音中透出一丝冷酷,“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被你篡改的记忆,会成为多少人的痛苦?”
陈伯康沉默片刻,最后微微点头,仿佛在承认某些无可辩驳的事实。
周影见状,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匿名捐赠清单,轻轻地放在陈伯康面前的桌子上。
“过去三年,‘心语互联’以‘文化保存’的名义,向档案馆捐款累计87万元,全部来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周影的话语如同冰刀,一字一句地切割着陈伯康的信心。
陈伯康的目光扫过清单,脸色变得愈加苍白。
他明白,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他一直以来所依赖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