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有昆仑仙境啊?”
陆玲珑听着白墨和风莎燕的交谈对话内容,不由有些懵逼。
“仙不仙境我不知道,不过的确是一块很大的独立空间,一眼望不到尽头。”
风莎燕十分庆幸不久前白墨跟她讲了二十四节谷里的炁局。
让她了解了这个东西的存在。
不然她刚才说不定就会尝试进入那片空间,到时候会出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其实我们这儿也有类似这种异空间存在很正常。
在异人国度纳森岛上,就有一个纳森卫,她在上岛前所属的传承地,托付给了她一个名为‘天国’的异空间。”
白墨对于昆仑的出现并没有感觉意外。
就如同瀛国那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剑客,因为带着怨恨死去,就能机缘巧合下化为妖刀蛭丸。
那么白墨便能肯定,国内外那些名剑、神器的传说,也或多或少都有依据。
埃丽卡华金纳的“师门”、“前辈”,能创造出天国,那么国内的异人,也必然会有类似的产物。
这不是单纯的自信,而是白墨相信趋同演化的必然性。
这种趋同演化,会让两个独立的文化出现相同类似的东西。
但因为各种不同因素的干扰。
比如文明是否断代,文明发展的速度、环境气候等等影响,会导致相同东西在不同时间出现。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餐具。
在商周之前国内用的一直是刀叉。
但随着礼制的逐渐出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概念出现,对于贵族刀叉就失去了意义。
而且使用刀叉还很容易方便刺客刺杀。
筷子开始盛行。
到了秦汉以后,民间也基本都开始用起了筷子。
刀一般只会出现在厨房,不会再作为餐具出现。
单论刀叉的终结,东西方至少相差了两千多年。
这还不止,因为西方至今还在使用刀叉。
而国内呢?
要不是考古研究的发现,甚至都不会记得曾经也使用过刀叉。
就像“昆仑”与“天国”一样。
按照原着中埃丽卡华金纳的死亡结局,那后续天国就等于是失传了。
成了一片无人无主之地。
除非她所在的那个“师门”还有传人,意外打开了天国,或许才有可能让天国重见天日。
这种“异空间”传承,还不像是什么名剑、秘籍之类的,可能靠考古盗墓之类的笨方法,硬找出来。
只能说,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必然发生的。
要说开辟异空间,其实现在不就有人已经能够做到了吗?
噬囊。
马本在发明的噬囊,大概率就是他结识谷畸亭后,从术士对于空间的理解中结构重造,结合到了炼器之法中诞生的。
虽说离一片真正能够居住,甚至能够称为仙境的异空间相差太远,但“有”与“无”的差距其实更远。
这种传承看似断了,其实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当初地心说盛行的时候,有无数被称为异端的先驱者前赴后继的用生命去换取真理。
可他们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无数宝贵的生命,无数艰苦的研究,换来的只是给一个叫阿尔伯特的人路过时听到“地球的运动”这个字时,产生了一个疑惑。
——“地球的运动?不应该是天体的运动吗?”
但在之后,阿尔伯特23岁上了大学,毕业后任教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