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黄土女儿情 > 第627章 根在基层,情系百姓

第627章 根在基层,情系百姓(1 / 1)

虽然日复一日地被数不清的繁杂事务缠身,刘秋凌感到自己仿佛背负了一座沉甸甸的大山一般,工作压力之大令人难以喘息。然而,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和艰辛,她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地方永远属于那片曾经孕育过她、滋养过她成长的土地——庙沟村。

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在大地上。它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经历过风雨雷电的洗礼,但始终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于她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片普通的土地,更是她成长的摇篮、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

在这里,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她纯真无邪的笑声和天真烂漫的足迹;每一幢房屋都回荡着她清脆悦耳的歌声和银铃般的话语声;每一条小路都记录下了她奔跑嬉戏时欢快轻盈的身影……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她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角落,熠熠生辉。

然而,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渐渐长大成人,并离开了那片曾经熟悉而又亲切的土地去追寻自己梦想中的远方世界。尽管如此,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或是身处异乡他国之时,那片土地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她脑海之中——那里有她挚爱的亲人朋友、温暖舒适的家以及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往事......这些都是她生命里不可或缺且永远难以割舍掉的宝贵财富啊!

庙沟村的村民们,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朴素,却如同泥土一般真实而纯粹。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土地,用善良的心对待彼此。

这些村民们,是刘秋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质朴和善良深深地影响着她。

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刘秋凌都会在心中默默为庙沟村和村民们祈祷。

她希望那个小村庄能够一直保持着那份宁静与美好,村民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幸福。

她与顾小川书记、顾福财大叔保持着联系,时常通过他们了解基层最真实的声音。

庙沟村,成了她感知政策温度、检验施政效果的“温度计”和“试金石”。

有那么一次,顾小川在和朋友通电话时,无意间谈到了现在的庙沟村。他说,庙沟村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其他村庄就不一样了。

在那些村里,年轻人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照顾孙辈。这些孩子在课余时间里,除了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几乎没有什么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参与,更别提有人给他们提供辅导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说者或许只是随口一提,并未深思熟虑,但听者却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

刘秋凌敏锐地察觉到,这并非某个特定村庄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的困境。

这一发现让他不禁陷入了沉思,开始重新审视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她随即指示市教育局、市团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四点半课堂”和“乡村青少年宫”建设。整合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力量,在放学后和节假日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文体活动等服务。她还亲自协调资金,为庙沟村扩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增添了图书和体育器材。

这件事让她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建工厂、搞旅游,增加经济收入,更是人的建设,是乡村文化的振兴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她在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上动情地说:“我们不能让农村赢了收入,输了未来。我们要建设的乡村,是能让老人安享晚年、能让中年人施展才华、能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美丽家园。”

她的这些举措,看似琐碎,却实实在在地温暖了人心,凝聚了民意。

老百姓们渐渐发现,这位刘市长,不像有些干部那样高高在上,而是真的懂他们的疾苦,想他们所想。她的威信,在一点一滴的为民办实事中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