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是如此,我们北大保险的立意和宗旨,就是通过互联网的高效,以极低的利润率,充分保障用户、保民的利益,让保险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
这里面那有什么地方轮到他们指手画脚的,老师你来找我不会就这件事吧?”
“那倒不是,这点压力我还是能扛得住的,主要是我在你的锦瑟华年上看到了这则信息。”
说话的同时,钱斌把打印出来的相关文件递给了李泽沧。
李泽沧简单的看了之后,冷笑着说道:
“我就说吧,他们自己屁股上一腚屎,自己装作看不见还想着指责我们,哪个账号,我去看看具体的。”
拿过笔记本电脑,在钱斌的搜索下,李泽沧看到了这则关于华国人寿巨大丑闻的消息,这则貌似提前多少年出现的消息。
这个多少年前,是前世的多少年前,虽然已经时间久远,但李泽沧依旧模糊的记得。
依稀记得前世这条消息是在2010年之后才出现的,这起事件也成了保险、保险公司的信誉度在国民心中完全破产的起点。
锦瑟华年上的这则消息,讲述的就是东北一个姑娘,也是保险公司内部员工,甚至是工作好几年的核心从业者,揭露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层黑幕。
以省级公司为团伙,通过集体行为的骗保、套取理赔的保费,谋取私利。
具体的就是每年省级公司,根据保费收入有一定比例的理赔支出,理赔金就是在这个范围内浮动。
如果花超了,会有考核,如果结余的太多,明年的比例就将会下调。
该省公司的领导,居然想出了一个惊天的馊主意:
每到第四季度的时候,如果发现理赔金结余太多,就让手下放松理赔标准。
而这一执行过程中,居然产生了大量的骗保和以权谋私。
具体执行者发现赚钱居然如此轻松便利,甚至在第二年开始故意严格理赔审批。
对于一些本应该理赔的客户,都繁杂理赔手续,能不赔就不赔,为创造更多的结余而努力。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结余下来的钱,在第四季度,会进入他们自己的口袋。
这就是一个非常着名的保险事件。
依稀记得当时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总公司更是派人去审计,但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事情看起来算是结束了,但从此之后,华国保险的营收进入到一个瓶颈期,甚至是开启了长期的小幅下降通道,并没有跟随国民经济共同增长、一同繁荣。
想来也挺讽刺的,大家有钱了,原则上对于保险的需求应该更多、更大,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家都不再选择保险了,因为保险不再保险。
李泽沧认真的看了一遍之后,又看了一遍,这才一脸玩味的冷笑,对着钱斌感慨了一句:
“你说这帮人,脑子怎么这么好使,为什么就不用在正道上面呢?”
“正道赚钱哪有这么容易,你看看这帮人,公司原本的理赔金比例就不高,理赔的过程中更是小心翼翼、严防死守。
到了年底发现理赔金结余太多,害怕明年下调比例,居然集体通过违法理赔套现。
他们倒是成功的把理赔比例控制的很好,可是那些本应得到理赔的客户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