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可我又做错了什么?(1 / 2)

这件事对张月月影响极大,她哭了好几回。

然而,网络暴力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影响,其实有限。那些施暴者也非全然丧失理智,既不想犯法,也怕惹上麻烦。

张明宇被前老板辞退后,很快找到了一份收入相当的新工作。真正受创的是张月月——孩子们的世界非黑即白,纵然有些小心思,也承受不住这般汹涌的恶意。

“月月,要不咱们回老家吧?”张明宇试探性的提议,首都的日子他已经过够了。

他要回去的话,就想跟个女人搭伴过日子,哪怕对方有男孩也行,反正他又不会给对方的男孩买车买房!

张月月仿佛瞬间长大了:“我不走!妈妈的房子还在,我还能在这上学。为什么要走?回老家他们就看不见了吗?能刷手机的都知道了!回不回有什么区别?”

紧接着,她做出了惊人之举——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下数道伤口,将照片发到网上:

“我难道愿意生在这样的家庭吗?我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吗?为什么都攻击我?你们这是在逼我去死!”

这血淋淋的控诉瞬间引爆全网。

毕竟张月月还是个孩子,舆论终究有所收敛。伤口不深,甚至无需缝合,但惊慌的父亲还是立刻送她去医院包扎。

从此,父女俩陷入沉默:一个埋头工作,一个默默上学,一个操持家务。祸不单行,那些曾托付给张母照顾的孩子们,家长们也纷纷将她拒之门外。

他们怕啊!怕自己的孩子被带歪,变成“白眼狼”。付了报酬,却换来孩子学坏的风险?养孩子的重担已让人喘不过气!

谁不想亲自接送孩子?谁不想享受天伦之乐?可现实是:“我抱你就抱不了砖,抱不了砖咱们就得饿死!”

这正是李娜当年的写照。然而,若非亲身经历,又有几人能懂?旁人只会嗤之以鼻,指责她“没用”。

有人甚至冷言冷语:“知道她婆婆和丈夫什么德行!换我,早离了,孩子早不要了,早发疯了!还是她自己心软,活该!”——对此,李娜本人也承认:但那个懦弱的李娜,已经死了。

即使网络沸反盈天,即使张月月割腕的视频传遍全网——李娜也未曾露面安慰,未曾置一词。

她只是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韩青艳几度欲言又止,最终也未开口相劝。作为江浙沪的独生女,她自幼远离内地那套道德绑架的桎梏,甚至觉得李娜挣脱得太晚、醒悟得太迟。

她只隐隐可怜张月月,毕竟那还是个孩子。她自己的母亲,也曾为了她在那不幸的婚姻中苦苦挣扎多年,最终在父亲出轨后毅然离婚。

“别指望男人会变好!”韩青艳深有体会。她的父亲,年近六十依旧出轨,为逼母亲离婚,甚至险些将她掐死!多么疯狂!当年视妻如私有财产、死活不肯离的是他;后来走火入魔、不惜家暴至死也要踢走发妻的,也是他。

男人,就是这么可怕。唯一的不同,是韩青艳的父母都深爱着她,愿为她付出一切——可这恰恰让她更痛苦。若父母像李娜父母那般凉薄,反而能狠心决断;正是这份沉甸甸的爱,才让她难以抉择。母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歇斯底里、无法接受现实——谁能接受?一个女人最精华的三十年付诸东流,五六十岁被离婚,一无所有!

韩青艳母亲的遭遇与李娜何其相似。她外婆当年为“报恩”,竟强迫女儿嫁给了那个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那个年代,这竟也算“恩情”?!

瞧瞧吧!一个当年连老婆都娶不上、几十年也未见得混出人样的男人,照样出轨,照样殴打妻子,甚至可能将其置于死地!

男人就是这么可怕。女人也有可怖的,但再可怕的女人,在体力上难以抗衡,更无法与整个根深蒂固的社会环境对抗。

韩青艳母亲那个年代的女人,离婚是稀罕事,自杀却常见。多少女人长不到成年?好不容易长大,怀孕、生产、坐月子……步步都是鬼门关!或因“意外”死去,或直接了断自己。

为何死得这么多?真相难道不是心知肚明?偏偏有人还在歌颂那个年代的婚姻“美好”,鼓吹什么“白头偕老”——赞美女人“吃苦耐劳”、“死也不离”。

可不就是“死也不离”吗?所以,她们死了!

张月月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妈妈联系自己,慢慢的也就接受了,妈妈是真的生自己的气了,真的不会原谅自己这个事实!

说自己只是个孩子不懂事,将来大了懂事了,就会好好孝顺妈妈,这话一点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