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级”像个刚做完截肢手术又打了全身钢板的病人。
在无数纳米机器人和工程使徒日夜不休的抢修下,总算勉强稳住了核心结构,止住了生命维持系统持续恶化的趋势。
虽然距离恢复全盛时期的跨宇宙航行能力还遥不可及。
但至少不再像个漏勺一样四处泄露宝贵的空气和能量,算是暂时脱离了朝着太空垃圾方向一路狂奔的悲惨命运。
基地内部,新规划的巨型船坞区域灯火通明,日夜轰鸣。
基于“永恒级”核心数据库解锁的标准化模板,崭新的“白天鹅”级巡洋舰如同被无形之手精准组装。
一艘接一艘地从船坞中滑出,其优雅修长的流线型舰体与棱角分明的“千岩”、“天罚”系列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新锐战舰,连同经过生产线优化、装甲更厚、火力更强的改进型护卫舰和驱逐舰,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填补着“夺舰行动”后舰队那惨烈而巨大的空白。
远方的星际合金熔炉如同永不疲倦的巨兽,日夜燃烧。
将回收的虫族甲壳、战舰残骸以及从邻近小行星带采集来的矿石,熔炼成闪烁着幽蓝金属光泽的标准化建材和预制构件。
家底,总算在疯狂的投入和压榨式的生产下,又稍微厚实了点。
虽然距离洛德心目中“阔绰”、“能横着走”的标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不再是之前那种砸锅卖铁、抠抠搜搜的窘迫状态了。
洛德瘫在“永恒级”舰桥那张经过修复、还加装了额外缓冲垫和按摩功能的指挥座上——这地方如今俨然成了他的临时行宫、办公室兼偶尔打盹的窝。
他看着主屏幕上各项数据如同蜗牛爬坡般缓慢却坚定地回升,资源库存曲线终于不再是令人心碎的直线下跌。
心里那根自从跃入虫海后就一直紧绷着、几乎要断裂的弦,总算得以稍微松弛了一丝。
他甚至有空闲让主机模拟了一杯来自记忆深处、早已模糊了味道的“肥宅快乐水”。
虽然喝到嘴里只是一堆能量分子和调味剂合成的怪异液体,但好歹是个心理安慰。
星门技术的初步应用,是近期最大的亮点之一。
虽然只是利用从“裁决号”残骸上抢救下来的、状态极不稳定的跃迁引擎核心改造的、一次性的简易星门发生器。
开启过程如同在脆弱的空间结构上强行打洞,能耗巨大且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也短得可怜,但好歹解决了“无米下锅”的燃眉之急。
一艘艘经过专门改装、结构加固的小型资源运输舰,如同敢死队般,瞅准星门短暂稳定的窗口期。
一头扎进那光影扭曲、仿佛随时会坍塌的幽蓝色漩涡,跳跃到预先由高速侦察单位探明的、相对安全的荒芜星系。
它们在那里争分夺秒地拖拽着小行星,或者降落在富矿星球表面,启动大型钻探和采集设备。
将宝贵的矿石和稀有元素装满船舱,再在星门关闭前的最后一刻,惊险万分地跳跃回来。
每一次成功的往返,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一长串的损耗报告,但带回的资源,却是支撑帝国目前疯狂建设的生命线。
至于那条最初支撑洛德穿越至此、也最让他魂牵梦萦的归家之路——跨宇宙跃迁,前景则愈发黯淡。
洛德不止一次揪着欧若拉,试图从她那里找到一丝希望。
但这新生母虫眨巴着四只纯净又带着点懵懂的紫色眼睛,通过意识连接传递过来的信息,却让洛德的心凉了半截。
她们虫族的所谓“虚空背景跃迁”,更像是一种基于古老生物本能的、在混沌狂暴的虚空能量海中随波逐流……说白了,就是全凭运气瞎几把飘!
能飘到哪儿算哪儿,落点完全随机,精准定位?
坐标计算?
航道稳定?
这些概念在虫族的跃迁方式面前就是个笑话。
几乎约等于全靠俺寻思他能行。
想靠这个找到回地球老家的路,其概率比在撒哈拉沙漠里找一颗特定沙粒,或者指望买彩票连续中一百次头奖还要渺茫得多。
这条路,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指望不上了。
洛德不得不将那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偶尔涌上的乡愁,强行压在心底,专注于眼前这个残酷而陌生的宇宙。
既然短期内回不去,那眼巴前这个宇宙的日子总得过下去,而且得想办法过得更好。
洛德掐着手指头,对着星图和资源报表算了又算,越算眉头皱得越紧:虫灾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头顶,远未解除。
光靠自己一家埋头种田、爆兵,速度太慢,代价太高,效率也太低。
看看那张令人绝望的星图,虽然大片区域被虫子啃噬得干干净净,化作了死寂的生命禁区。
但总有些硬骨头、幸运儿或者特别能苟的文明,还在不同的角落挣扎,还在用各自的方式抵抗着虫群的侵蚀。
“老是单打独斗不行啊,得拉点盟友,搞个联盟什么的?”
一个念头在洛德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
直接明着收附庸、当老大,以帝国现在这虚胖。内部空虚,外部强撑的身子骨,还扛不住,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
但换个思路,拉拢一批同样被虫子搞得苦不堪言的难兄难弟,搞个“反虫灾互助群”或者“区域安全合作伙伴”之类的松散联盟。
大家互通有无,抱团取暖,情报共享,偶尔还能打个配合,总可以吧?
这既能分担压力,又能加速自身发展,说不定还能从这些“土着”文明那里淘到点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想法很美好,但找谁去干这牵线搭桥、合纵连横的技术活?
洛德第一个看向正趴在一块特制生物质平台上一边啃着洛德完全不想去追究的产自于哪里的肉块,一边指挥着工蜂单位优化巢穴结构的欧若拉。
母虫少女感应到他的目光,抬起头,紫色的眼眸纯净无暇,传递过来一个清晰而直接的意念:“主宰?吃?还是打?”
洛德默默地把视线移开,在心里叹了口气。
让一条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吞噬”和“毁灭”阶段的虫子去搞外交?
怕不是直接把“潜在盟友”当成送上门的储备粮给啃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第二个候选是刚刚结束舰队阵型演练、回到舰桥的塔洛斯。
将军阁下依旧身姿挺拔,金色的瞳孔中残留着推演战术数据时的锐利光芒。
感受到洛德的目光,她立刻转过身,以无可挑剔的军姿站立,声音清晰而冷静:“陛下,舰队基础协同训练已完成,请指示下一步作战任务。”
洛德嘴角抽了抽,把到了嘴边的“外交”两个字又咽了回去。
让这位为战争而生的完美兵器、思维里只有效率、威胁评估和战术推演的帝国将军去搞合纵连横?
估计她能把谈判桌当场改造成沙盘推演台,把每一个潜在盟友的代表都当成需要详细扫描、分析其军事潜力、科技水平和忠诚度的数据包。
最后很可能得出一个结论:与其浪费时间和资源进行不可控的外交博弈,不如直接制定武力收编计划效率更高。
得,看来这破差事,最后还是得落到自己头上。
洛德想象了一下自己穿着笔挺的……帝国礼服,虽然大概率并不存在,需要临时用纳米机器人打印而且肯定不舒服。
带着虚伪的笑容,跟一群奇形怪状、思维方式可能天差地别的外星人互相吹捧、勾心斗角、讨价还价的场面,顿时感到一阵发自灵魂的抗拒和生理上的不适。
“太他妈累了,有这功夫老子不如去训练场多拆几条模拟虫子,或者去实验室盯着新武器的测试!”
他的目光带着最后一丝挣扎,在宽敞却略显空旷的舰桥里逡巡。
最终,像是认命般,落在了角落里那个正抱着一本从帝国数据库里翻出来的、厚重无比、封面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基础能量回路原理与高阶应用概述》大书。
看得眉头紧锁、小脸几乎要埋进书页里的海拉身上。
少女似乎感应到了那道越来越“炽热”的目光,有些不安地抬起头,正好对上洛德那带着审视、评估以及……一丝她非常熟悉的不怀好意的光芒。
“老……老师?”
海拉心里咯噔一下,那种熟悉的、即将被扔进某种“教学实践”火坑的不好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让她下意识地把怀里的金属大书抱得更紧了,仿佛那能提供一点可怜的安全感。
洛德脸上迅速堆起一个自认为和蔼可亲、充满鼓励但在海拉看来,这笑容堪比深渊恶魔的低语,充满了危险的诱惑的笑容。
他站起身,踱步到海拉面前,用尽量温和,最起码对于洛德而言是自认为的语气说道:“海拉啊,看书呢?
嗯,热爱学习是好事,值得表扬!理论知识很重要,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
但是呢,你要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嘛!
老是窝在房间里看书,容易变成书呆子。
你看,老师这儿呢,正好有一个光荣而艰巨、极具挑战性又能快速锻炼人的任务,思来想去,觉得非你莫属……”
几分钟后,听完了洛德关于组建“泛宇宙反虫灾互助联盟”名字是洛德随口瞎编的。
以及任命她为“帝国全权外交事务见习专员”头衔是洛德临时想的的“宏伟构想”和“殷切期望”。
海拉的小脸瞬间失去了血色,变得煞白,她猛地站起身,脑袋摇得像狂风中的拨浪鼓,声音带着哭腔和强烈的抗拒:
“不不不……老师!
我真的不行的!我……我什么都不会啊!
我连和人正常说话都经常紧张得结结巴巴!我见到生人就害怕,腿都发软!
让我去跟那些……那些可能长得奇形怪状、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外星人谈判?
交流?这……这对吗?!
老师,您是不是……是不是找错人了?!”
“怎么不对?简直太对了!”
洛德一拍大腿,开始了他那套熟练的、半真半假的忽悠大法,“你看啊,首先,你年轻,充满了朝气和可塑性,正好代表了我们帝国未来的形象和希望!”
其次,你心思单纯”洛德刻意忽略了自己经常说海拉是个大聪明。“显得我们帝国真诚、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套路,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再者,你是我洛德大帝的亲传弟子,这身份,这分量,走出去代表的就是帝国的脸面,谁敢小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谁他妈生下来就会搞外交?
不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嘛!
放心,这次算是你的‘外交实践第一课’,老师我亲自带队,给你压阵,给你撑场子!
你就放心大胆地去闯,天塌下来有老师我给你顶着!”
于是,在洛德半是鼓励、半是强迫、外加一堆听起来很有道理实则全是歪理的“支持”下。
帝国这艘刚刚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还没完全缓过气的破船,其磕磕绊绊、前途未卜的外交事业,就这么带着几分仓促和儿戏,仓促地拉开了序幕。
他们的外交舰船,选定了刚刚下线、连外部装甲上某些地方的防腐蚀漆都没完全干透的“白天鹅”级巡洋舰。
这种新型战舰搭载的并非“裁决号”那种狂暴的信息层跃迁引擎,而是基于新解锁蓝图制造的、相对温和的“空间折叠”模块。
启动时,更像是在坚韧的空间结构上,利用强大的能量场强行“折叠”出一条短暂而稳定的通道,形成一种可控的小型虫洞。
这种航行方式对舰体结构的冲击更小,能耗也远低于信息层跃迁。
虽然绝对速度和跃迁距离有所不及,但其快速响应、灵活机动的特点。
非常适合这种需要频繁穿梭于不同星系、进行“串门”式访问的外交或者说,试探性接触任务。
仿佛是命运的某种安排,就在洛德琢磨着该从哪个邻居开始“敲门”时,第一个主动联系他们的文明,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是一个自称“科特拉姆贸易联合体”的势力。
这帮家伙的商业嗅觉比经过基因改造的猎犬还要灵敏,不知道通过什么不为人知的监测网络或者信息贩子。
竟然捕捉到了之前“永恒级”强行挣脱束缚、进行超远距离跃迁时产生的、那足以扰动小范围时空结构的巨大能量涟漪。
以及帝国舰队在清剿周边星域零散虫群时闹出的、不算小的动静。
他们主动发来了经过加密、但语气谦卑甚至带着点谄媚的通讯请求。
言辞恳切地表示对“新兴的强大邻居”无比仰慕,希望有机会建立“友好而互利的”联系。
“看看!这就是实力带来的效果!
名声在外,好处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洛德得意洋洋,仿佛看到了无数资源和订单在向他招手。
他立刻点齐了三艘状态最好的“白天鹅”级,带上了一脸“风萧萧兮易水寒”般悲壮表情、怀里还紧紧抱着那本《能量回路原理》仿佛那是护身符一样的海拉。
设定好对方提供的坐标,空间折叠引擎启动。
舰船前方的虚空如同被无形之手揉捏,荡漾开一圈圈水波般的涟漪。
旋即稳定下来,形成了一个边缘清晰、内部幽蓝深邃的稳定漩涡。
三艘洁白的“白天鹅”依次悄无声息地滑入其中,短暂的失重和感官错位后,再次从虚空中浮现时,已经抵达了一个陌生的、恒星正处于壮年期的星系。
对方的“大使馆”或者说“接待站”,并非建立在某颗行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