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道又称故道,《辞海》中有云:“刘邦自汉中由故道出、还定三秦”。
历史上刘邦的“暗渡陈仓”,正是走得这条山道。
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嘉陵道,不过这个时候嘉陵江上游北段,被称为故道水。
魏军出散关后,一路行军非常快。
有水运之便,身后又是粮屯重地陈仓城,故而不用为粮草担忧。
原本这条水路是与汉水是一脉的,是为古汉水。
而在前汉时期武都的一场大地震中,河道被阻,这一段汇入嘉陵江,另一段则是如今的西汉水。
也就说,这水路无法从陈仓直指汉中。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曾走陈仓道,意在突袭。
但其军事意图被曹真猜到,早早派郝昭严防死守,最终诸葛亮只能无功而返。
呃...其实蜀军在撤退的时候伏杀了王双。
但对魏国而言,这么一个没身份没背景的武将,死了就死了。
那时曹叡并不在意。
由于魏蜀两国多年的拉锯,陈仓道一带的汉民已经非常稀少了,从散关出发一路上看不到人烟,蜀国也只是在河池县内有些许百姓和驻军。
不过,山里却住着不少氐族人。
河池县又称仇池县,山中有平田顷,号百顷,白马氐杨氏据之,酋长杨千万自称百顷氐王。
昔年马超据汉阳,杨千万起兵响应,后为夏侯渊所败。
次年又被夏侯渊在讨伐韩遂时顺手击败,终降。
不过在武都被蜀军占去后,魏国便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
李密气喘吁吁地登上仇池山,身后是数名护卫。
说实话,杨氏并未是归附蜀汉的部落,这些年双方只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而今大敌压境,杨氏到底是何种心思,真不好说。
“贵使,请。”
一名氐族士兵将李密带到一间土屋前。
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比起外面的乱世,仿佛一片净土。
李密环视了一下,并没看到多少人,不过他心里知道,只要杨千万想,他随时可以召集数千,乃至上万人为他征战。
收起心思,李密跟着那胡兵走进去。
屋里窗户不大,全靠烛火撑起亮光。
李密瞧见坐榻上坐着一大汉,约莫着五十来岁,他的下方则是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和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
李密随即拱手:“汉卫将军主簿李密,见过氐王。”
“贵使请坐。”杨千万抬手一指,那边是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小胡床。
“多谢。”
杨氏可不是小部落,到杨千万这里已是第三任酋长了。
要知道,一个胡人部落并非全是一姓,里面不乏有氐人贵姓和众多杂胡小姓,每一代酋长或多或少伴随着腥风血雨。
而杨氏却能嫡传三代,依旧做这个部落的主人,可见其在本地的威望和实力。
“贵使,是为魏人之事而来吧?”
没等李密开口,坐榻上的杨千万率先问道。
“正是。”
李密心中一定,大家都是聪明人,不如就敞开了谈。
杨千万呵呵笑道:“卫将军高看我杨某了。如今魏国大兵压境,汉国精兵都要避其锋芒,何况我这小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