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1 / 2)

尽管于青山的态度看上去还不错,但陈阳不是傻子,我要是按你说的做,岂不成了一言堂。

“于副总,这话怎么说的,我们的班子是讲究民主集中制的,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发表……”

看到陈阳不接招,于青山转头看向副总张杰。

张杰立马明白什么意思,玩味一笑道,“陈董,咱们集团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什么情况,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觉得你应该先带着大家想想,怎么能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才是正业……”

大爷的,竟然说我不务正业!

陈阳是看出来了,这个张杰跟于青山是穿一条裤子的。

尽管在集团干部大会上,当着全体职工和田国富的面夸下了海口,但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他刚来建工集团还不到半天,要是有办法帮助建工集团改变现状,那简直是天才!

虽然调查研究是了解、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对于陈阳来说,那样太费时间,建工集团下属十几个子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各个部门,如果要全部走完一趟,至少要一个月。

那样的话,还不容易抓住工作重点。

看着张杰戏谑的表情,陈阳淡淡一笑,“张副总,你的建议我听明白了,那就请你先说说,建工集团头顶上,这几个虱子是什么……”

这句话一出,张杰不由地眉头一紧,很显然没想到陈阳会把矛头调转过来。

虽然在班子里,是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但当着这么多中层干部还有子公司负责人的面,要是不说两句,恐怕显得有些不妥。

“哼!说就说,我们建工集团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大背景下的资金回流困难,几百亿负债里,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工程款,房子卖不出去,工程款没有办法回流,就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业务……”

对于张杰所说的情况,陈阳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这直接导致了开发商资金链的锻炼,一批又一批烂尾楼,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江南省各个地方。

之前在青山市主政的时候,这方面问题就让他十分头疼。

没想到来到建工集团以后,又不得不面临。

“那剩下的一百多亿负债是什么呢……”

“这……”

看到张杰突然语塞,陈阳意识到,这家伙似乎有什么在隐瞒。

就在这时,于青山把话匣子接过去,“股市波动、政策调整,还有市场行情的影响,毕竟我们是企业,有盈就有亏,很正常……”

于青山的这番话,看似把话都说满了,但在陈阳看来,根本就是废话。

从两人之间眼神的互动,很显然这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他是看出来了,从张杰和于青山嘴里是问不出来什么有用的,正准备安排部门负责人继续汇报。

一旁的纪委书记张继英开口道,“既然大家都讲了,我也讲两句吧……”

陈阳笑道,“张书记,您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