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识趣的没有接话。
因为贾诩知道曹操此刻很恼怒。
就好比是在今日,丞相府召开的会议,涉及到的是兖豫两州治下,出现了规模不一的叛乱,有黎庶反抗,有屯户反叛,有贼寇肆虐,这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地方叛乱,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但凡是发生在别地,或许就无需多想。
可偏偏是出现在兖豫两州。
这让曹操很警觉的联想到试行的田租令,户调制了,跟着就联想到在许都发生的种种事宜。
有些人是贼心不死啊!!
“说实话荀友若(荀谌表字)能随子修一起前去尚书台,还真是出乎某预料的。”而曹操的话,打断了贾诩的思绪。
只怕出乎丞相预料的,不止是荀谌一人吧,还有陈宫、田丰、许攸这些人吧。
当然这些话,贾诩是在心中思量的。
“文和觉得让颍川荀氏彻底隔开,是否能改变荀令君所想?”似是看出了什么,曹操向前探身,双眸紧盯着贾诩道。
“诩觉得可以。”
贾诩作揖道:“荀文若所求什么,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公子早先曾在襄阳说过一句话,诩觉得用在此时很合适。”
“什么话?”
曹操来了兴致,开口询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贾诩回道:“荀文若自认为能摆平一切,可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他的才能可以施展,是得益于投效到明公麾下,而背离了这个核心,荀文若纵有大才,也终难成名聚势。”
“哈哈!!”
曹操抚掌大笑起来,指着贾诩说道:“没想到这竖子能讲出这番话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言当真是够贴切的啊,哈哈……”
对于荀彧,曹操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是其在谯县曹氏的位置太过特殊,像戏志才、郭嘉、荀攸、陈群、钟繇等人,这是在不同时期下举荐的,汝颍谋士群体不是一两载凝聚的,而是伴随着两件特殊事件,才逐步成型的。
一个是兖州之乱,这一变数奠定了荀彧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一个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荀彧成为了尚书令。
可以这样讲,汝颍谋士群体的成型,是伴随着曹操不断对外征伐,一步步形成该有的势力的。
一方面是曹操对荀彧的才华太过认可,不管是早先对外征伐下,涉及到后方安稳,军需供应等方面,曹操都没有为这些犯过愁,荀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极大,亦或是在一些决策上,每每在曹操犯难之际,荀彧皆能给出建设性意见,好叫曹操从中找到有用方向。
杀一个人是简单,但问题是要看杀的是谁。
荀彧,这是无法用简单方式处置的。
这也是为什么,自曹操出任丞相以来,涉及到一些事务时,曹操明显能感受到荀彧跟先前不太一样,但却也只是压在心底没讲的原因。
反倒是曹昂一次次的‘针对’荀彧,曹操明知道这些,但却装作看不见,因为曹操赫然发现自家这长子,真能拿捏住荀彧。
曹操不是没想过此事。
而在反复权衡与思考下,曹操想明白了,这跟自家长子的崛起相关,也是这般,使曹操对一些事直接看开了。
“明公,诩觉得马腾入朝一事,可以在许都传开了。”而在此等态势下,贾诩却讲起另一件事。
曹操收敛笑意,皱起眉头来。
“奉孝今下在何处?”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才开口道。
“已赴弘农郡。”
贾诩没有犹豫。
“那就开始吧。”
曹操双眼微眯道:“今下这等态势,的确需要有转移注意的事,刚好,趁此机会将地方上的一些苗头扼杀了!!”
“喏!”
贾诩作揖应道。
‘子修啊子修,接下来才是关键,你可别叫为父失望啊。’反观此刻的曹操,却在心中暗暗思量起来。
这次能否将有利于谯县曹氏的势都给推开,就表面上而言曹昂的进取便是关键,如果到曹昂这儿出现偏差,那么整个战略布局将陷入被动,先前所有铺垫皆成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