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蒙古兴兵(1 / 2)

三月下旬的辽东镇阴晴不定,冒着嫩芽的青草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不定。

不同于重兵把守的沈阳和辽阳等重镇,矗立于辽镇西北方向的开原城此刻却是一片萧瑟,青灰色的城墙和褪色的墙皮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岁月的痕迹,而城中轰然倒塌,化作断壁残垣的建筑更是无声诉说着昔日战火的洗礼。

天地间仍回荡着一股肃杀之气。

自萨尔浒之战过后,这座曾经由辽东总兵亲自坐镇的辽东重镇便彻底沦为废墟,此后数年间虽然偶尔有故土难离的辽民百姓冒险返回开原,辽东经略熊廷弼也试图重修开原,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未能让这座辽东重镇重现往日的生机。

沿着开原城外许久无人修缮的官道一路向北而行不过六十里,坐落于辽河平原与长白山西麓丘陵交界的镇北关便拔地而起,傲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

放眼瞧去,这关城从上到下,皆是由黑褐色玄武岩垒砌,斑驳不堪的墙垣上密布着箭孔和炮眼,城墙间的垛口也被百年风霜啃噬出锯齿状的缺口,散发着一股荒凉之感。

作为辽东镇长城的最北端,这镇北关曾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大明王朝经营辽东的咽喉要塞,并以此遏制塞外草原上野心勃勃的蒙古铁骑。

只可惜随着建州女真于赫图阿拉崛起,这地势险峻的镇北关也不可避免的随之荒废下来,并在萨尔浒之战过后彻底被女真人占据。

倘若此刻有人能够越过层层阶梯,站在关隘向北眺望,便可瞧见远处平原上蜿蜒的柳条边墙如枯死的巨蟒匍匐在地--那里曾是成祖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之后,为女真各部划定的互市场所。

而在边墙之外便是无遮无拦的塞外荒原,也是蒙古人与生俱来的家园。

尽管那里一年有半数时间都在刮着夹杂着沙砾的朔风,冬季的积雪在最深的时候更是能越过马鞍,就连最耐寒的蒙古马也会忍不住因此哀嚎,但生来便会骑射的蒙古人依旧在如此严苛的生存环境下,繁衍传承了两百余年。

...

...

镇北关墙上,女真大汗努尔哈赤身披重甲,面无表情的注视着在原野上整齐列阵的八旗精锐,尽管他已经年过花甲,后背上的陈年旧伤时不时便会隐隐作痛,让他不得不玩下那笔直的脊梁,但他那双眸子依旧锐利如鹰。

三日前,他在数百白甲巴牙喇的簇拥下,领兵自赫图阿拉而出,一路向北而行,于昨日太阳落山之前抵达了脚下的镇北关,国内的八旗精锐们早已在此等候。

耳畔旁响起八旗勇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那裹挟着黄土烟尘而来的朔风让人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但努尔哈赤却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无论他们大金在官兵的手上碰过几次钉子,但只要他努尔哈赤屹立不倒,这些八旗勇士们便依旧拥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野心,八旗勇士的铁蹄依旧能够让天地为之颤栗!

大汗,不知过了多久,范文程的声音在努尔哈赤耳畔旁幽幽响起:蒙古各部们都到了..

闻言,努尔哈赤微微颔首,举目朝着更远处的天际线观瞧,只见得原本空无一人的原野尽头猛然出现一抹黑影,密密麻麻的蒙古骑兵正如潮水般朝自己所在的镇北关涌来。

哪怕努尔哈赤贵为大金国汗,麾下的八旗勇士皆是骁勇善战,但瞧着眼前如此壮观的一幕,仍是不禁豪情万丈,任由凛冽的空气刺入肺腑。

明国的气数,将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