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 第980章 不断革新的戏曲

第980章 不断革新的戏曲(1 / 2)

六月份的暑假档比往年热闹要很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44部新片扎堆上映,其中单单和《白蛇传情》同天上映的,就高达九部。

虽说绝大部分电影都是毫无存在感的炮灰电影,但也不缺乏像是《千与千寻》、《玩具总动员四》这样的超高关注度的电影。

尤其是《千与千寻》,作为2001年上映的老电影,时隔十八年,首次登陆中国院线,如此博人眼球的噱头,陈锦年要是不抓紧时间宣传,《白蛇传情》的场次占比很可能会低的非常难看。

所以为了电影能在首映日,尽可能的多在院线里占一些场次,陈锦年连说好的两天时间都没有待够,仅仅参加完晚上的宴会,便乘坐次日的航班前往广州忙宣传了。

对于陈锦年来匆匆去匆匆的行程,苏莹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也知道儿子面对的压力,一部戏曲电影想在当前的电影市场中取得一定的商业成绩,确实是不太可能,能做的也只是尽力而已。

好在电影的投资方,珠影和粤剧院并没有给陈锦年压力,相反,他们在知道电影能在首映当天,至少得到2.2%的排片占比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兴奋了。

因为按照他们内部估算,如果没有珠影和中影旗下的院线给的保底场次,《白蛇传情》的市场排片占比可能连0.1%都没有。

现在有了陈锦年,很多院线经理看在陈锦年在商业片上的市场号召力,愿意将一些黄金时间段以外的场次给到他们。

虽然仍旧很少,可能一家电影院里只会安排一场,但对于一部比文艺片还冷门的戏曲电影来说,已经是难以想象的超高待遇了。

所以陈锦年刚到广州,就得到珠影领导的热情迎接,要不是陈锦年拦着,珠影甚至都要提前开香槟,安排庆功会。

欢迎过后,众人便开始对接宣传计划,把重点放在广州和深圳。

其实电影在制作的时候,按照陈锦年在拍摄时的想法,一共制作了两版。

但珠影考虑到电影的拍摄初衷是为了推广粤剧,所以在送审的时候,只送审了粤剧版,没有送审国语版。

对这种做法,陈锦年倒是非常平静的接受了。

因为在戏曲语言的问题上,确实没法一蹴而就,内行人推起来都无比困难,更不要提陈锦年这种纯外人了。

陈锦年之所以要制作国语版,只是觉得戏曲并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字都不能改的东西,事实上,绝大多数地方戏种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期间的唱腔和内容给改编,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尤其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诞生的时间更短,内容改的更多。

很多人喜欢把京剧的时间追溯到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

但实际上,徽班进京的时候,京剧连精子都不算,和大唐建立以后,追溯老子为祖宗,大宋建立以后,追封赵玄朗为圣祖的行为一样,纯属后人为了面子给自己脸上贴金。

京剧真正走向成熟,其实是在慈禧主政的时期。

慈禧不仅喜欢听戏,是京剧的戏迷,水平很高,而且还喜欢改戏,现如今的很多传统剧目里的唱词,就是经过慈禧改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