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南明崛起 > 第536章 里海夜潮?海盗魅影

第536章 里海夜潮?海盗魅影(1 / 2)

里海夜潮?海盗魅影

里海的晨光带着暖意,漫过码头的青石板时,整个港口已如沸腾的汤锅。

里海的晨光带着暖意漫过码头时,青石板路上先传来一阵“哗啦哗啦”的链条声——明军士兵小李骑着辆铁制两轮车,车把上挂着文件袋,灵活地穿梭在搬运货箱的商队间。

这“自行车”是绿水书院新造的物件,车架用熟铁弯成,后轮靠脚蹬链条带动,比骑马更省力气,还能在拥挤的码头自由穿行。

“停!停!明人兄弟!”波斯商人哈桑拨开人群追上来,他穿着织锦长袍,手里攥着银圆,“这‘铁马’卖不卖?我商队要去巴格达,有它送信比骆驼快十倍!”

小李笑着摆手:“这是军用品,不过货栈有民用款,二十枚银圆一辆,还送修车架!”哈桑眼睛一亮,立刻往货栈跑,身后跟着几个同样眼热的中亚商人——自自行车在里海出现,不到半月就订出了百辆,连希瓦可汗都托人订了三辆,说是要给儿子当坐骑。

货栈里更是热闹得像集市。

最显眼的是靠墙摆着的十座“自鸣钟”,黄铜外壳刻着缠枝莲纹,钟摆滴答作响,每到整点就“当”地报时。

罗刹居民伊万踮着脚凑在钟前,手指不敢碰钟壳,只喃喃自语:“以前靠日晷看时间,这东西竟能分毫不差……”

货栈掌柜是个江南来的老匠,笑着掀开钟盖:“这是大明流水线造的,里面的齿轮都是统一规格,走时准得很!三十枚银圆一座,还包修三年!”

伊万咬咬牙,掏出藏在怀里的羊皮,这是他用三张狐皮换来的银圆,“我买一座!要给村里的教堂当报时钟!”

隔壁的货柜前围着一群女眷,波斯商人哈桑的妻子法蒂玛正对着一面“玻璃镜子”出神——镜身嵌着红木框,镜面光滑如冰,连她头巾上的金线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以前用铜镜,每过几天不磨照人就模模糊糊,这镜子竟能照出睫毛!”法蒂玛转头对哈桑喊,“我要用三袋乳香换这个!还要再订两面,给我女儿当嫁妆!”

掌柜笑得合不拢嘴:“这玻璃镜子是广州厂家造的,比欧洲的威尼斯镜子还透亮,现在订,三天就能取货!”

最里面的仓库里,十几匹波斯地毯铺在地上,图案都是统一的“缠枝葡萄纹”,色彩鲜亮却毫无偏差。

欧洲冒险者汤姆蹲在地毯前,手指摸着绒线:“不对啊,波斯地毯都是手工织的,怎么每匹图案都一模一样?”

掌柜掀开地毯边角,露出底下的“大明制造”印记:“我们可以按客人要求改图案!”

汤姆当即拍板:“我订二十匹!运到维也纳,肯定能卖大价钱!”

张又鸣站在城楼上,看着货栈前熙攘的人群,嘴角扬起笑意。

这些划时代的明货,不仅让里海的贸易额翻了三倍,更让大明的影响力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赵铁山走过来,递上一份账目:“将军,自行车、自鸣钟、玻璃镜子的订单排到了下个月,流水线地毯更是被商人们抢着订。就是……最近有个叫阿里的男人,总在货栈附近晃悠,不像买货的,倒像在踩点。”

张又鸣顺着赵铁山的目光望去——码头角落,一个穿阿拉伯长袍的男子正盯着玻璃镜子的货柜,手指无意识地摸着腰间的弯刀,脸上的刀疤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他叫阿里?”张又鸣眉头微蹙,“让卡里姆的人盯着他,别出岔子。”

希瓦的马队在货栈外排队,牧民们牵着阿哈尔捷金马,等着用战马换大明的商品。

连欧洲来的冒险者汤姆都支起了小摊,罗刹与奥斯曼联军撤退,里海城没了战火威胁,短短半月就恢复了贸易枢纽的热闹。

“里海平静得太久,总有人想浑水摸鱼。让哨兵多盯着点,尤其是夜里的炮台和粮栈。”

三更天的里海,月光洒在水面上,像铺了层碎银。

突然,芦苇荡里滑出三艘快船,船头的阿里举着弯刀,眼神盯着亮灯的货柜:“先抢玻璃镜子和地毯!那些明货能卖大价钱!”

“咚!咚!咚!”港口的铜锣突然炸响——是卡里姆的土人新兵骑着自行车巡逻,发现了快船的影子!

可已经晚了——海盗的火箭“咻咻”地飞向货栈,火焰瞬间舔舐着木质的栈房,浓烟滚滚而起。

“敌袭!敌袭!”喊杀声从码头各处响起,睡在船上的水兵纷纷爬起来,有的摸向腰间的枪,有的往炮台上跑。

“快!把后膛炮推过来!”炮台上的哨长嘶吼着,士兵们手忙脚乱地装填炮弹。

海盗的快船已经逼近,船上的人举着登船梯,试图爬上明军的巡逻舰,有的还朝炮台扔炸药包,“轰隆”一声,炮台的木栅栏被炸塌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