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海岳再次找到林青,
脸上带着一丝犹豫,却又难掩急切:
“靖国公,如今被抓贪官已逾八千,审讯任务繁重,
刑部与都察院的官员人手严重不足,
许多卷宗积压,恐延误定罪时机。
下官斗胆提议,能否让部分品行端正、识字明理的吏员参与审讯辅助?”
在以往,吏员地位低下,
绝无参与审讯官员的资格,这无疑是打破常规之举。
林青坐在案前,闻言抬头,眼中没有丝毫意外: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是特殊时期,当特事特办。”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
“挑选那些出身清白、无贪腐记录、办事干练的吏员,
经过简单培训后参与审讯,负责记录供词、整理罪证等事务。
但需严令,若有吏员趁机徇私舞弊、收受贿赂,
与贪官同罪,格杀勿论!”
“下官明白!”
海岳心中一喜,连忙应道。
有了吏员的协助,审讯效率定能大幅提升。
果不其然,吏员参与审讯后,积压的卷宗快速减少。
这些吏员常年在官署劳作,熟悉政务流程,记录供词条理清晰,
整理罪证细致入微,大大减轻了官员负担。
而林青以气运之力暗中监察,
任何小动作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几日下来,竟无一人敢徇私枉法,审讯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一日,京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处,同时出现了惊人的景象。
数十名靖安军将士抬着巨大的告示牌,
稳稳地立在城门内侧的空地上。
告示牌高达三丈,宽达数十丈,
上面用朱砂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笔力遒劲,醒目异常。
告示之上,详细罗列了每一位被抓贪官的姓名、官职、贪腐数额、犯罪事实,
从户部尚书赵德海贪墨三百万两,到地方知县克扣赋税数千两,
无一遗漏,字字句句,皆是铁证。
告示末尾,用加粗的朱砂大字写着:
“所有贪腐官员,经刑部、都察院会审定罪,
将于本年除夕之日,在城外醒贪牢外广场问斩,以儆效尤!”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京城,
百姓们纷纷涌向四座城门,
围在告示牌前,踮着脚尖,仔细看着上面内容。
“这狗曰的赵德海竟然贪了这么多!难怪我们的赈灾粮只有那么一点!”
一名老农看着告示上的数字,气得浑身发抖。
“还有李坤!这个狗官,
去年收了我家三亩地的赋税,说是充作修水渠的费用,
结果水渠没修好,钱全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一名中年汉子咬牙切齿。
“靖国公真是为民做主啊!这些贪官终于要被斩了,大快人心!”
“除夕问斩,我一定要去看!
让这些狗官知道,欺压百姓没有好下场!”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愤怒,有解气,更多的是对林青的感激。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抓官,
更从未见过朝廷如此公开处置贪官,
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们死得明明白白。
城门处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
靖安军将士在一旁维持秩序,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人群,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而那些尚存的官员,路过城门看到告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