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更是哗然。
一个小商贩着急地说道:“这可不行啊,我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点积蓄,就这么要交出去?我们一家老小还怎么活?”
官员们立刻板起脸,呵斥道:“这是为了整个倭国的未来,谁敢违抗,就是与倭国为敌!”
“第三条政令,强调倭国的起源。我们倭国乃是当年秦朝的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与本地人结合,才有了现在的倭国。因此,我倭国百姓要以子女的身份对待每一个汉人,对汉人务必尊敬有加!”
台下的百姓们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不解,但在官员们的威严下,也只能默默接受。
“第四条政令,大汉天朝为了使倭国人过得更好,建有大量的医院和工厂。医院可以帮助倭国人去除自身的先天顽疾,百姓们要以被医院治疗过为荣,治疗过程越是痛快越自豪。工厂提供工作岗位,大家要明白,越工作越幸福,为了倭国的发展,努力工作!”
一位年轻的小伙挠了挠头,问道:“这医院治疗咋还越痛快越自豪了?还有这工厂工作,真有那么好?”
官员瞪了他一眼,说道:“这都是大汉的恩赐,你只管照做便是!”
“第五条政令,从小培养新的武士道精神。倭国百姓在职业和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汉人制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要明白,可以为了汉人毫不留念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这是我倭国对大汉忠诚的体现!”
百姓们听了,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小声议论纷纷。
一位母亲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眼中满是担忧:“这不是让我们的孩子去送死吗?”
可官员们却视而不见,继续宣读着。
“第六条政令,废除原有的倭国语言和文化,全部朝着大汉看齐。从即日起,学习汉语,以及大汉文化。这是融入大汉,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一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长叹一声:“我们的文化就这么没了?以后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了。”
在大汉的强权之下,倭国百姓虽满心不情愿,却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系列政令的改变。
这些命令要是放在大汉,定会激起千层浪,绝无实施的可能。
然而此时的倭国,社会形态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尚未构建起成熟的文化与知识体系,民众思想相对懵懂,所以政令推行之初,虽有波澜,但并未形成强大的阻力。但无论处于哪个时代,人性中的自私都是难以磨灭的。
对于第二条政令,即除了必要的口粮,其余一切粮食以及金银财宝都要强制上交,这一规定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瞬间引发了诸多反抗。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村民们围聚在一起,满脸愤慨。
一位中年壮汉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这简直是无理取闹!我们辛苦劳作一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和那点可怜的积蓄,凭什么要全部交出去?这不是要饿死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