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盛大晚会(1 / 2)

说话间,汽车已经进入会场。

乌镇不是太大,从酒店过去,也就几步路。街道已经交通管制,所以不片刻就到。

众人纷纷下车,这里是茅盾先生故居,古色古香,但也有现代建筑。过去和现在交融,仿佛两个时代的作家穿越时空交流。

会场中济舞台竖了一个巨大的LED屏,灯光闪烁,不断有画面跳出来,都是获奖作家们的日常生活VLOGO。其中,贾平娃占了不少的时长,有他在西安故城墙上散步,有他在书斋做沉思状。

孙朝阳笑着道:“老贾,你在我们几个获奖者中年纪最大,成名最早,是我们的老大哥,难怪这么多录像。”

贾平娃看着视频,禁不住好奇:“三石,怎么没有你?”

孙朝阳:“评委会和浙江这边的主办方本让我拍几条的,但我工作忙,可没时间折腾。再说了,咱们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个人长得怎么样倒不要紧。而且,读者看到真人多半会失望,实在无法和作品联系在一起。”

周达新忍不住插嘴:“还有这种说法吗?”

孙朝阳道:“就那陆遥来说吧,很多读者反映,说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在脑海中很自然地把作家替换成孙少平的样子,热情开朗积极进取,还英俊潇洒。但从杂志上那片《早晨从中午开始》看到陆遥的照片后,非常失望。想不到竟然是个老头子,还是个老烟枪,实在和少平联系不到一块儿去。”

贾平娃想起陆遥模样,忍俊不禁:“老陆不修边幅,个人形象是差了点。他问在文坛上地位那么高,但看起来还是像个矿工大爷。”

周达新也笑。

孙朝阳:“老贾你挺有气质的,一看就是文人。”

会场里好多人,有中协的,浙江相关单位的领导,有宣传口的,有各大出版社的,还有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们。

其中,光中协的老领导们,就来了十几个,可见规格之高。

整个会场满满当当,上千人。

有引导员过来,请四位获奖作家入座。大家都是在文坛上混了几十年的,今天来的好多都是熟人,纷纷过来打招呼。孙朝阳等人口说干了,手也握软了。

终于,有个司仪上台试了试麦克风:“喂喂,喂喂。”大家都知道仪式要开始了,便渐渐安静下来。

然后,中协的领导上台致辞,热情洋溢的宣布本届矛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接着是浙江的当家老大上台,热烈欢迎各单位,各位朋友光临乌镇,并祝贺获奖作家们摘得这项荣誉。他说,浙江是文学大省,从古到今出了无数诗人作家,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到现代,更是涌现出鲁迅、矛盾、艾青、徐志摩、叶圣陶这样的大师。《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子夜》《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倪涣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云云!

“最后,让我们再次祝贺获奖作家们,你们的光临使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热烈的掌声中,一队小朋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大合唱。

没错,今天的茅盾文学奖采取的是歌舞表演和颁奖仪式同时进行的形式。

小朋友们唱完歌,中协的另外一个领导上台:“我宣布本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名单。”

这次,Vlogo再次开始播放,画面上是四本书的封面和内容介绍。

放完,再次歌舞表演,是一位国内知名歌唱家独唱,后面是几位美少女伴舞。

贾平娃忍不住道:“这次颁奖仪式有点东西,挺热闹。陆遥获奖那届我出席过,像在开会,严肃紧张团结活泼。今天结合了歌舞和现代声光电,算是第一回。”

孙朝阳说:“浙江是旅游大省,文旅那边估计是想借这个机会宣传一把,搞得太正式达不到目的,全民娱乐时代嘛。”他又感慨:“说起矛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我也参加过一回,是在人民大会堂,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就连记忆也泛黄了,就好像是一张老照片。”

按照会议手册,这个独唱后还有一个舞蹈一个越剧。趁现在还有空,贾平娃突然低声对孙朝阳说:“三石,午饭的时候,我听达新和你说起三模三电的事情,你孩子明年要参加高考吗?”

孙、贾、周三人的位置是这样坐的,孙朝阳坐中间,左右手分别是周达新和贾平娃。听到贾平娃的话,周达新笑着伸出头:“老贾,你耳朵真灵。”

贾平娃苦笑:“我听力一向比较好,不小心听到你们的话,还请谅解。”

孙朝阳:“都是自家兄弟,不要紧的。老贾,我有个女儿,下学期读高三,准备高考了,成绩实在不行。达新给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看能不能钻个空子,惭愧,惭愧。”

贾平娃却正色道:“三石不用惭愧,既然国家有这个加分政策,而你的孩子又能达到加分标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就算你孙三石高风亮节不加这二十分,国家给的名额也不会一个。达到国家政策帮扶标准,并获得加分,是本分。并不是加分就是错的,不加分就是对的,一个社会,要允许模糊地带的存在,这样的世界太多了一分弹性。再说了,全天下的做爹娘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走得顺畅一些,我也是做父亲的,我感同身受。”

孙朝阳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老贾你这么说,我也想通了,加,必须加。”

贾平娃又问:“孩子将来打算考什么大学,依旧搞文学吗,或者考个艺术生?你是大作家,孩子是文二代;你爱人是大明星,孩子还是星二代,父母可以在事业上托举一把。”

大家都混成哥们儿了,孙朝阳也不隐瞒自己的心思,说:“达新,老贾,实话实说吧,我们两口子也想过将来孩子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不过,那娃从小五音不全,身体协调性差,走文艺那条路是不行的。至于作文,更是差点要命。我是每次都被老师指着鼻子骂,说一点才化都没遗传给娃娃。所以,她唯一的人生道路只能继承家业当老板。我们家还有些产业,比如饲料厂、音乐公司、网站、地产。因此,她高中读的是理科,理科的东西学了也用得上,还能培养逻辑思维。”

周达新和贾平娃听得连连点头,说,有家业可以继承是好事,又问孩子将来打算考哪所大学?

孙朝阳回答说,大学还没定,名牌大学是上不了的,加分也不行,看能不能弄个一本。

正在这个时候,歌舞表演结束,开始领奖,三人始时停止谈话。

同时上台去从中协领导手里接过奖牌和证书。

孙朝阳看着奖牌上茅盾先生的浮雕头像,眼睛快要被记者相机的闪光灯晃瞎。

领完奖,就是获奖作家致辞,四个人都要发言。

按照会议手册,第一个上去的是周达新,第二个是迟子建,第三个是孙朝阳,贾平娃在四人中地位最高,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