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廷设置在大别山南部深山中的三个巡检司,其中舒城县庐镇关巡检司几个月前被那革贼给端了,太湖县的牛镇巡检司前段时间被铁贼给灭了。
如果这潜山县的天堂寨巡检司又被贼寇给端了的话,那这官府将会失去对这大别山南部深山中的控制。
即使等这帮流寇走后再次重建深山中的巡检司,官府的统治力量也将受到削弱大不如前。
本来这应天巡抚张国维包括安庆、庐州两府对此都不是很在意,都打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
毕竟这山沟子里面的穷地方又不是山外的富庶地区,一年到头在哪山窝里也收不了几斤粮食还要往里面贴钱。
索性不如就让那帮贼寇给占了去当山大王得了,也省得他们出山四处搅的不得安宁。
所以这前段时间在太湖县的牛镇巡检司失陷之后,安庐兵备道史可法与应天巡抚张国维联名上奏。
申请效仿湖广、河南两省的先例,将这庐镇关与牛镇的两个巡检司暂时内迁到大别山的外围地区。
等日后朝廷国力恢复重新支棱起来之后,再进山狠狠的收拾这帮贼寇重设巡检司管住山里的刁民。
至于这日后朝廷什么时候支棱起来那就不知道了,所以这暂时到什么时候也就不好说了。
当时皇帝朱由检收到这封联名奏疏之后也拿不动主意,这几年大明的国力实在是不行,从朝廷到地方那仓库里空的都跑耗子,甚至是没钱粮支撑地方官府巩固加强在深山中的统治。
不过朱由检不甘心就这么把那些深山老林让给这帮流寇祸害,因为这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老朱家的!
于是朱由检便找来了刚刚上任不久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商议,这杨大人瞧了这张国维和史可法的奏疏后,再一看那皇帝的脸色就立马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了。
所以这杨大人在朱由检的面前痛批了这张国维和史可法一顿,说他们两是畏贼如虎不敢进山剿贼纵容贼寇的嚣张气焰,遇难事只知道躺平不知为朝廷实心办差为君父排忧解难。
杨大人的话那简直是说到了朱皇帝的心坎上去了,于是这朱皇帝便下诏严词斥责了这张国维和史可法,并限他二人在半年之内给朝廷收复这两个巡检司,否则的话那便要他们两好看!
也正是因为有了朱由检的这封措辞严厉的手诏,前段时间铁营在宿湖两县才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寇叛乱事件。
其原因就是张国维等地方官员被朱由检的手诏给吓尿了,毕竟这位皇爷那可是真动手杀人啊!
这朝廷对南直隶的地方官员放弃这几个沦陷了的巡检司都不满意,那就更别提容忍如今还在官府掌控下的天堂寨巡检司被铁贼攻陷。
所以这张国维在侦查到铁贼意图攻打天堂寨之后,才会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拉出这么多队伍来跟铁营干仗。
...
大伙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应天镇官兵,对深山中这个小小的巡检司如此的重视,但这山区外围官军大兵云集那是真的。
所以大伙们听完这李子建讲的内外局势后,那也都是非常的担忧,这攻下天堂寨对如今铁营在青天乡聚集的兵力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是要在有官兵增援的情况下打下天堂寨就有些难了。
就在大伙们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只见那杨英上前指着那屏风上面的龙潭乡和槎水镇对大伙们说道:“诸位兄弟,要我说还得是咱们的老办法。”
“先派一部分兵力把这天堂寨给围住,然后在这两路官军的必经之路之路设伏,给他来一个围点打援,灭掉这两路官兵之后,再回头吃下天堂寨。”
杨英说完他的计策之后,有不少的弟兄纷纷表示赞同杨英围点打援的计划,不过那在屏风边上的李子建则是直摇头。
“杨协统围点打援的计策看似不错,但实则可行性太小。”
紧接着只见那李子建拿着棍子,指着那地图上的龙谭乡到天堂寨比划了一下:“就拿这龙谭村到天堂寨这段皖河的水路航道,其中有一大半的水路是在那悬崖峭壁之下,咱们连设伏的地方都没有。”
“那即使有的河道两侧是平地可以设伏,可这地势平坦的地方河道两岸距离大多超过一百丈,咱们的铳箭根本就够不着,且能够的着的火炮也就那几门起不了多大作用。”
“咱们的弟兄基本上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战,总不能划着船到河面上去跟官兵短兵相接打水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