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小公主(1 / 2)

第1659章:小公主

“王兄。”高宝藏拱手行礼。

高建武看向高恒。

“儿臣先告退了。”高恒很是识趣的退出了内殿。

待高恒的脚步声远去,内殿只剩下兄弟二人。

“你过来。”高建武看向高宝藏。

高宝藏走到榻前。

“王兄身体如何?”

高建武摇了摇头。

“静不下心来,也就还是那样。”

“宝藏。”高建武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是不容质疑的决绝。

“咱们高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高建武将高桓权从长安送来的信交给高宝藏去看。

高宝藏看过信,心中一震,无奈叹息。

“只是靠大唐的威慑,如同饮鸩止渴。”高建武目光锐利起来:“我们需要自己的刀,一把能够牢牢握在咱们自己手里,能在关键时刻,刺向渊盖苏文咽喉的刀!”

高建武挣扎着想要坐起,高宝藏连忙上前搀扶,在他身后垫上软枕。

“原先,我想着,夺去高桓权的世子之位,如今看来,这个决定,还不能这么早就公布,他在长安,也有他的用处。”高建武低声说着。

“至少现在看来,用处很大。”

“如果高家一定要出一个罪人来背负这一切,我算一个,桓权算一个。”

说到此处,高建武闭上了眼睛,缓了好一阵子。

“宝藏,让高恒留在王宫,你要离开王城一趟。”高建武说道:“这些日子,你住在王宫之中,后续几日,依旧要让人觉得,你依旧住在王宫之中。”

“暗中,离开王城,去大谷郡,找一个人。”

高建武凑到高宝藏耳边,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

“大谷郡守温达。”

高宝藏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这个人........”

高建武点点头。

“就是他。”

“没有什么好的出身,但是累有军功,以勇猛着称,在朝中并无根基。”

“也就是说,他跟渊盖苏文,不是一伙儿的。”

高宝藏迟疑着。

“可是,他.......可靠吗?大谷郡兵不过数千。”

高建武笑了笑。

“就是因为根基浅,人不多,所以不易被渊盖苏文察觉,渊盖苏文也不会拿着他当回事。”

“当年他受过我的接见,有提拔他的恩典,这个人重诺,心存忠义,可以信得过。”

“虽然只有几千郡兵,但是眼下的情况,能抓住一点是一点。”

高建武紧紧抓住高宝藏的手,指甲因用力而泛白:“你亲自去,持我密令,许他……事成之后,他就是高句丽的莫离支。”

“让他秘密集结可靠兵力,随时听候王命!”

“另外,”高建武继续部署,思虑周密,“让宫里我们的人,散布消息,就说……就说桓权在长安已得大唐皇帝全力支持,不日将借唐军精锐返回平壤,清君侧!”

高宝藏立即领会:“王兄是要……虚张声势,让渊盖苏文投鼠忌器,不敢在王城内立刻对您和恒儿动手,为我们争取时间?”

“没错。”高建武疲惫地靠回去,嘴角却带着一丝冷意,“他渊盖苏文敢陈兵八万,无非是欺我病重,欺桓权无能,欺高恒稚嫩。”

“如今,我们便给他一个‘惊喜’。让他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还没凉透,我高家,还有后手!”

高建武剧烈地咳嗽了几声,缓过气来,看着高宝藏,眼神复杂:“宝藏,此事凶险万分,一旦泄露,你我,还有恒儿,立时便是杀身之祸。王兄……只能托付给你了。”

高宝藏跪倒在榻前,以头触地。

“王兄放心!臣弟纵然肝脑涂地,也必不负所托!高氏江山,绝不能亡于奸贼之手!”

平壤城的秋夜,被连绵的冷雨浸透。

巡夜卫士的脚步声在湿滑的石板路上规律响起,旋即又被雨声吞没。

高句丽学习大唐的宵禁制度,因此到了夜晚,街道上灯火熄灭,空无一人。

雨水顺着乌瓦滴落,汇成一道道短暂的水帘,敲打着深夜的寂静。

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沿着王宫高墙的阴影疾行,巧妙地避开了几队巡逻的卫兵。

大对卢府邸的后门悄无声息地开合了一次。

府邸书房内,烛火通明,渊盖苏文并未安寝,他身着常服,正对着一幅辽东舆图沉吟。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极轻,却很有规律。

“进来。”渊盖苏文头也未回。

书房门被推开,那名从王宫出来的侍从躬身而入。

带进一丝外面的寒气与潮意。他跪伏在地,声音压得极低,却清晰可闻:

“主人,宫中有变。”

渊盖苏文缓缓转过身。

“讲。”

“高宝藏去见了王上,与王上密谈良久,期间,高恒短暂离开,今日王上情绪十分不稳,还摔了药碗。”

“高宝藏离开时,虽面色如常,但步履较往日急促。”

渊盖苏文眼神微眯:“可知具体所谈何事?”

“当时寝殿之内只有他们两人,谈话的内容,无从得知。”

“但高宝藏离开后不久,王上召见了掌印内官,草拟了一份发往长安的诏书,让世子在长安,便宜行事,酌情应之。”

“还有,”探子补充道,“宫内有人在私下传递消息,言语间暗示……长安的世子或将借得唐军之势,不日归来。”

渊盖苏文静默片刻,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露出一丝讥诮的冷笑。

“哼,虚张声势,高建武,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在挣扎呢,回去之后告诉王宫中的尚药,给王上的药里,继续加大剂量,高建武,也是时候闭上他的嘴了。”

探子深深俯首:“是,主人。”

书房门被关上,渊盖苏文继续看挂在架子上的舆图。

想借大唐的势?高桓权那个废物在长安自身难保,也配做里应外合的棋子?

大唐是什么大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