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钢铁先驱 > 1007量产计划

1007量产计划(2 / 2)

他低头看了看,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显然对这件新得的武器满意极了。

心情正好,他忽然想起什么,抬眼看向路德维希,嘴角噙着笑意,故意出了个难题:“路德维希,我的朋友,你真是技艺精湛!就是不知道,下次能不能做出更轻便些的连发武器?”

年长者闻言,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谦卑地低下了头。他心里清楚,若非亚历山大提供的那些详尽到每个零件的设计图,自已就算耗上一辈子,也未必能造出这样的好东西,说不定在攻克某个难关之前,就已经被岁月压垮了。

但此刻国王的赞赏让他心里暖烘烘的,也壮了他几分胆气,想为儿子的事求个情。

“陛下过奖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的儿子最近正忙着一个项目,进展有些瓶颈。我想,如果您有空的话,他或许能得到您的指点。我本人忙于管理库夫施泰因的兵工厂,实在抽不开身,就把研发工作委托给了他和一支工程师团队——都是些年轻有冲劲的小伙子。他们对您的构想向来敬佩,如果能得到您的宝贵意见,一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亚历山大闻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他确实很欣赏路德维希一家的手艺,也期待着未来能和他的儿子有更多合作,但眼下的日程实在排得太满了,光是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书,就足以让他喘不过气。

片刻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却还是给出了回应:“如果我能抽出时间,一定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毕竟,我也期待着未来多年能与您的儿子共事,看着你们父子俩为赞赞打造出更多利器。然而,我实在太忙了,日程安排已经排得密不透风。这样吧,如果我能从你面前这堆没完没了的文书工作中抽身出来,一定第一时间过去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就帮什么忙。”

路德维希见国王松了口,脸上立刻露出感激的笑容,连忙鞠躬致谢:“谢谢您,陛下!这已经是我能求的极限了,不敢再贪心。”

“去吧。”亚历山大点了点头,示意首席工程师可以离开了。

路德维希再次躬身行礼,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书房。

亚历山大重新坐回办公桌前,目光又落回了那把刚入鞘的剑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什么时候能找个靶场,亲自测试一下这武器的效用——光是看着,就已经让人按捺不住想感受它在实战中的威力了。

过去几年,自从亚历山大开始向聚集在库夫施泰因的炼金术士们介绍现代化学以来,这座城市的工业气息就日渐浓厚。那些曾经痴迷于“点石成金”和“永生秘术”的炼金术士们,在接触到严谨的化学理论后,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放弃了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开始专注于物质本身的奥秘,如今已经成功生产出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的化学品。以至于工业区专门划分出了一块区域,用于化学工程的研究与生产,烟囱里冒出的烟雾,成了库夫施泰因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赞赞王国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炼金术士从阿哈德尼亚各地逃来,他们渴望在这里获得更好的生活,更渴望能在亚历山大搭建的平台上实现自已的价值。

这些人抵达库夫施泰因后,都要先接受系统的化学教育,那些曾经的原始观念被一点点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元素、分子、反应式这些全新的概念。

亚历山大向来给予化学家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主进行研究发现。他从不干涉具体的研究方向,只在他们遇到瓶颈时,偶尔提点一二。

正是这种学术上的自由,让这些杰出的头脑得以毫无束缚地探索,迅速推动着化学领域的发展。他们发现并合成了许多对迈向工业时代至关重要的化学品,从基础的酸碱,到用于制造染料、肥料的关键原料,每一项成果都让赞赞的工业根基愈发稳固。

此刻,亚历山大正站在化学实验室里,与赞赞王国的首席化学家阿尔多·帕绍交谈。帕绍手里捧着一个小巧的装置,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自豪,显然对自已的最新研究成果极为满意。

亚历山大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个装置,眼睛里写满了震惊。那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碱性电池,外形有点像早期的爱迪生-拉朗德电池,锌制的负极和氧化铜正极清晰可见,浸泡在氢氧化钾电解液中,正安静地散发着微弱却稳定的电流。

“太不可思议了……”他喃喃自语,心里只有一个词能形容阿尔多及其团队——“天才”。这些人总能在他的启发下,创造出超越时代的东西。

观察完电池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后,亚历山大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卸下了什么重担,语气里带着难以言喻的轻松,对阿尔多吐露心声:“阿尔多,我的朋友……你刚刚治好了我持续头痛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日子,他一直为如何解决小型设备的动力问题而烦恼,那些需要人力或畜力驱动的装置,效率低下又笨重,想起来就忍不住头痛。而这小小的电池,无疑为许多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打开了一扇门。

听到这话,阿尔多的眉毛微微抽动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国王会给出这样的评价,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但能帮上国王的忙,他心里确实很高兴,于是连忙恭敬地鞠了一躬,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能为陛下分忧,是我的荣幸,陛下。”

亚历山大说自已“头痛”,其实多少带了点夸张——他并非真的头痛欲裂,而是心口像压着块石头,沉甸甸的。这些日子,他总在夜里惊醒,眼前反复浮现火车相撞的惨状:两节车厢扭曲成麻花,木材碎裂声、金属撕裂声、伤员的哀嚎声混在一起,像把钝刀在他心上反复切割。

远程通讯的缺失,就像给铁路安了颗不定时炸弹,他怎么能不忧心忡忡?

直到看见阿尔多手里的碱性电池,那枚巴掌大的装置正稳定地输出电流,亚历山大忽然觉得压在心口的石头裂了道缝。有了这东西,电报机就有了心脏。

他仿佛已经看到铁路沿线竖起密密麻麻的电线杆,电线像银线般缠绕天际,远方的消息能顺着电流飞驰而来,再不会让火车在黑暗中盲目冲撞。

盯着电池里安静反应的化学物质,亚历山大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了下去。他整理了一下衣襟,走到阿尔多面前,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振奋,却又努力维持着国王的沉稳:“阿尔多·帕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忙碌的团队,最终落回首席化学家身上,“为了表彰您和团队对赞赞王国的卓越贡献,我决定设立一个奖项,专门表彰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他抬手制止了阿尔多的插话,继续说道:“过去我或许太专注于军事和基建,忽视了科学界的努力。但现在我清楚,是你们的试管和烧杯,在为这个国家的根基添砖加瓦。这个奖项,是给你们的荣光。”

阿尔多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被点燃的灯芯。他向来爱听赞言,此刻挺直了腰板,脸上的笑容优雅却难掩得意,仿佛这奖项是早就该属于他的荣耀。

他清楚,国王提供的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将理论熬成成果的,是他和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那些在实验室里调试配方、记录数据、在失败时互相打气的日子,终于有了最体面的回响。

“陛下,”他深深鞠躬,丝绸袖口扫过地面,声音里带着刻意控制的激动,“您的话语比黄金更珍贵!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化学团队的鞭策。”

亚历山大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有点无奈。这家伙拍马屁的功夫和他的化学天赋一样登峰造极,若是换成旁人,他早就让人把人拖出去了——他最烦这种唯唯诺诺、满肚子算计的姿态。

但指尖敲击着桌面的动作却慢了下来,毕竟,阿尔多的贡献摆在那里,那些从试管里诞生的化学品,早已成了赞赞工业的骨架。

“行了,”亚历山大挥了挥手,语气缓和了些,“说说下一步的量产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