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田雨(1 / 2)

四九城工农速成中学干部进修夜校,看着这个名称刘国栋不由得一阵苦笑。

“这名字还真是符合现代的文化特征,取的确实朴实无华!”

这座藏匿于西直门胡同深处的院落。

门前槐树需二人合抱,门楣上却只悬着块不起眼的木牌。

谁也未曾料想,十余年后此处将升格为干部管理学院。

更在改革开放后,并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体系。

刘国栋的自行车碾过青石板路。

车把手上挂着的公文包,随颠簸轻轻摇晃。

院门虚掩着,隐约传来其他报到学生的。吵闹声.

他推车入院,见影壁上刷着向科学进军的标语。

刘国栋推着自行车走进夜校院门,车铃在夜色里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门房大爷从窗口探出身来,手里的搪瓷缸冒着白气。他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问道:“同志找谁?”

刘国栋从中山装内袋掏出介绍信,牛皮纸信封还带着体温。他将信封端正放在窗台应道:“轧钢厂刘国栋,来办入学手续。”

大爷抽出信纸对着灯光细看,手指在落款处轻轻摩挲。他忽然抬头露出笑意说道:“采购科刘科长!往东头二零三走,拐弯瞧见漆木牌就是。”

走廊的水泥地刚洒过水,泛着潮湿的光。刘国栋小心避开反光的水洼,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过道里回响。

二零三教室门虚掩着,他屈指在漆色斑驳的木门上轻叩三下。戴眼镜的女教师正在整理讲义,闻声推了推玳瑁镜架问道:“同志有事?”

刘国栋将介绍信双手递过去,注意到对方袖口沾着粉笔灰。他微微欠身说道:“老师,我来报读工业经济管理专业。”

女教师展开信纸细细看过,从抽屉取出登记簿。她蘸钢笔时抬眼打量他笑道:“杨厂长亲自签的介绍信,倒是少见。”

听对方话里的意思,对方好像跟杨校长还认识,这倒是让刘国栋有点意外。

窗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刘国栋看见几个夹着书本的工人匆匆跑过。他收回目光答道:“厂里要求采购工作科学化,不敢耽误。”

女教师将钢笔在红墨水瓶里蘸了蘸,低头填写学员卡突然停住笔。她指着表格专业栏确认道:“工业经济管理,确定是这个专业?”

刘国栋从帆布包里取出工作证,塑料封皮在灯下泛着光。他轻轻推到桌角应道:“确定,采购科需要嘛。”

女教师点点头,在专业栏工整写下“工业经济管理”。她拉开身旁的木柜门说道:“先领《工业经济概论》教材,注意课后习题要交。”

刘国栋接过厚实的教材,闻到新书的油墨香。他翻开扉页看见版权页。

走廊传来预备铃声,女教师看看墙上的电钟收拾起讲义。她将学员证递过来叮嘱道:“每周三六晚七点上课,教室变更要看布告栏。”

刘国栋把学员证收进内兜,教材仔细夹在腋下。他退后半步颔首道:“多谢老师,我一定准时到课。”

女老师说的是每周三、周六,但是今天是报到的一第一天,刘国栋还是要去。教室看一下的,毕竟自己上这一校,班主任还没得见到,之后需要什么准备也是要听对方的。

刘国栋抱着新教材走进教室时,漆木门轴发出吱呀声响。二十多张课桌差不多坐满了人。

夜校的人数倒是在刘国栋的意料之内,只不过人员的构成确实让刘国栋十分意外。这里并不是像后生的大学,每一个人的年龄几乎差不多,刘国栋这个班级,男女都有,自不必多说。

可年龄的差距就要明显大了许多,四十多岁的有之,二三十岁的也有,年龄差距分布极大,这倒是符合现在的特点。

毕竟现在每个人的上学。时段都不一样,这才。开放多长时间,每个人的学习机会也才刚刚开始。

他站在过道里寻找空位,瞧见第三排靠窗有个位置。走过去时邻座同志正在整理钢笔,抬头对他笑了笑。

刚把教材在课桌摆正,前排女同志回头借橡皮。她瞧见刘国栋身上穿着的工服,轻声感叹道:“轧钢厂的同志啊?”

刘国栋是直接从轧钢厂来到夜校的,所以身上穿的也是轧钢厂的工服,这年头,穿着工服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刘国栋对于这位女同志的热络倒是没有。多热情,只不过是点头应是也算是打了招呼。

而那女同志政要继续开口的时候。

教室前门走进来穿灰布制服的中年教师,腋下夹着名册和三角板。他放下教具拍了拍袖口的粉笔灰,拿起半截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张明理”三个字。

张老师转身环视教室,手指在名册上轻轻点着。他推了推眼镜说道:“现在开始点名,听到名字的同志请答到。”

点名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点到“刘国栋”时他端正身子答到。

对于这个环节,刘国栋自然也不会搞什么特殊,只不过刘国栋站起身的时候,难免还是吸引了班级有些人的注意。

刘国栋的相貌极为出众。一站起来,自然是让人多注意了一会儿。

张老师合上名册,从讲台取出课程表分发。他指着墙上的电钟叮嘱道:“每周三六晚七点上课,带好算盘和方格纸。”

刘国栋邻座的同志凑过来看课程表,袖口磨得发亮,他指着《工业会计》科目自顾自的嘀咕道:“这门课可得下功夫。”

张老师拿起板擦敲敲讲台,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他提高声量交代道:“每月十五号交作业,请假要单位开证明。”

这也算是提前。规矩说明,这一点,大家也是十分理解,毕竟来读夜校的,有的是单位介绍。有的是自主学习,每个人的身份不一样,像刘国栋这种当干部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大家也没有把干部这两个字写在脸上。

平日里在厂子里。或许是。有官威,但你要是在学校搞那一套,那就不合适了,规矩先讲明,也避免日后。讲不清楚,为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