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气氛融洽(1 / 2)

祝卿安并未回避,坦然答道:“陛下明鉴,民女确已被祝家逐出家门,与祝家断绝了一切往来。如今,民女独自居住在外。”

“这究竟是为何?”皇帝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祝卿安微微低头:“皇上,民女斗胆,恳请您先恕民女无礼之罪。”

皇帝眉头微挑,语气却带着宽容:“朕赦你无罪,你尽管直言无妨。”

在皇帝的恩准之下,祝卿安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缓缓道来:“前几日,祝国公有意将小女进献给谢都督,然民女不愿。祝国公因此心生不满,幸得谢都督出面为民女解围。后来,在佳成郡主举办的赏莲游湖会上,民女侥幸拔得头筹,这原本应是祝二小姐的,祝二小姐因此心生嫉妒,无端指责小女苛待于她,甚至阻扰她与文王交往,强逼她接下赐婚文王的圣旨。民女不服,出言辩解几句,怎奈祝国公本就偏爱二小姐,因此对民女心生芥蒂。”

祝书瑶指责祝卿安擅自更改赐婚人选的风波,在楚皇那里早已不是秘密。那时楚文轩亲自入宫,为祝书瑶求得了宽恕。他坦言,自己与祝家二小姐早已互生情愫,而祝家大小姐虽为嫡出,却性格内向木讷,不通人情世故,难以胜任文王妃的位子。楚皇听了楚文轩的陈述,心中虽有不满,但也觉得情有可原,便选择了沉默,让这桩本可能掀起波澜的婚事,就这样悄然平息。

对于楚皇而言,楚文轩的婚事并无太多挑剔,唯有一条——新娘子必须端庄贤淑,能镇得住王府那尊贵之地,为楚文轩筑起坚实的后盾。祝家大小姐的名声在外,确实有些瑕疵。在楚文轩提及此事后,楚皇特地派人四处打探,得来的消息皆是如出一辙。于是,楚皇心中便有了决断。

楚皇只知道祝家大小姐,却不知祝卿安便是祝家大小姐,更不知祝卿安的母亲是徐清婉,毕竟一国之君,每日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日理万机,自然无暇顾及大臣家中的琐碎事务。

此刻,楚皇眼前站着的女子,她不卑不亢,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诚恳,举止间流露出优雅与得体。楚皇便知道自己的儿子真是眼拙至极,弃了这么一颗明珠。

"你现今住在何处?你母亲的嫁妆,是否已回归你手?朕愿为你主持公道,解决此事。

"楚皇并未深究祝书瑶之事,而是直接询问。

祝卿安微微颔首,回答道:

"幸得冯阁老与谢都督等人的鼎力相助,母亲的嫁妆已全部追回。

"她深知楚皇未必会对祝家加以严惩,但此事原委仍需向楚皇阐明,以免日后在她有所行动时,被误解为大逆不道。

楚皇终于切入正题,他眯起双眼,目光锐利地审视着祝卿安:“谢景庭为何会帮助你?据朕所知,谢景庭并非乐于助人之辈。”

祝卿安并未露出丝毫怯意,她神色自若,坦然回应:“谢都督年少时曾在归一书院求学,那时民女也恰好在书院中,便逐渐熟识起来。再次相遇时,谢都督念及外祖父昔日对他的恩情,便对民女多有帮助,以作回报。”

"哦?

"楚皇微微挑起眉梢,似乎对祝卿安的回答颇感意外。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几分深思。祝卿安的神色和语气都显得那么真诚,那份坦荡与坚定,让楚皇不由自主地信了几分。回想方才祝卿安对自己的直言不讳,楚皇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