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求情(1 / 1)

“军中的晋升机制向来严苛,像李璠这种没有背景的平民很难有出头之日,所以即便许剑生将军对他再有提携之情,身份阶级摆在那里,他心中始终会窝着一口气。认为像许将军这样的世家子弟德不配位,如果不是身后有家族支撑着,根本坐不上今天这个位置。”

世道如此,顾知微能够理解他们被打压无法施展才华的愤慨,但是这不是李璠能够勾结外敌陷害忠良的理由。

许剑生是她的舅舅,她始终是站在许剑生这边的,就算李璠背后的苦衷再多,理由再多,她也无法原谅他的行径。边护使如此解释,她倒也恍然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想来是那李璠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心高气傲,想坐上许剑生的位置,故而与大邺联手演了这一出戏。

“军中晋升本就不容易,这是要在阵前拼命的,要是每个士兵杀几个敌人就能晋升,那军纪不就乱了套了。这李璠属实也是个拎不清的,将军这个位置多么险要,绝不是人想坐就能坐的,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军职的任免最后还需要陛下定夺,他如何担当得起?”

说到这,顾知微不由得冷哼一声:“就算这军权真落到他身上,一任副将在将军下落不明之时上位,这让朝廷怎么想?京城那群言官可不是吃素的,等待他的必然是削弱兵权,调离景阳城。”

边护使连连应和:“大人说的是,李璠这人属实有些不顾大局,如果不是有许将军提拔,恐怕他到现在都只是个伍长,哪能这么快接连升级走到现在这个位置。要说这军中谁最受许将军的重用,这李璠肯定是头一份的。”

说着,他颇为惋惜地叹了声气:“要是查军中的细作,我是万万想不到他头上的,毕竟许将军对他的信任大家有目共睹。大人,我带您出来,告诉您这个事情,其实还有另外一事相求。”

顾知微眉尾轻扬,心中有了些许猜测,但还是不确定,只得顺着边护使的意思问:“杨大人请说。”

“此事牵涉不小,李璠毕竟是许将军手底下的副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方才我一时在气头之上,只想着为许将军平反冤屈,所以才提出让您上报朝廷的事情。可现下细细想来,李璠的事情若是抖落出去,许将军不在,无法控制局面,必定会落得个治下不严的污名。所以大人您能否将此事大事化小,起码不要在这个时候追究李璠的责任。”

顾知微眉眼微沉,听出边护使话里的袒护之意。他与李璠共事多年,对李璠的理解和体谅多于她,纵使话中的道理是真的,可这明面上的偏袒也是真的。

“说了这么多,从李璠的身世背景到他选择这么做的理由,杨大人最后是想让我就这么放过他。我竟不知杨大人与这李璠有如此大的情谊,能让杨大人在这样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还能想着放他一马。”她略有不满,话语里也带了些指责。

边护使面色讪讪,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大人莫怪,我确实有袒护之意,不过这一切无关私情,李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他做事的能力十分出众,我所说的一切不过是出于惜才之心。当下许将军不在,景阳城内忧外患,处理掉李璠势必会引起军心大乱。”

这也是顾知微所担心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许剑生的下落,至于对李璠的处置,可以放到以后再讲。

想到这里,顾知微还是点头同意了,只不过她还有些忧虑在身上:“我可以答应你现在不处理他,但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话还没说完,几十步外的营帐中传来了不小的动静,想来是顾知微他们在外面聊的时间长了,李璠在里面内心不安,所以特意闹腾出来声音让他们回去。

等两人回到营帐中,果然看到李璠和细作各自被下人看着,李璠看到他们回来,心急地跪在地上为自己辩解,生怕他们二人方才出去做了什么处置他的决定。

“两位大人,我确实是被冤枉的,你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他方才所说的那些,我对许将军有怨言,我承认,我是有一些,可不能因为那许剑生有背景,就把他心高自傲犯下的错误全推卸到我身上啊,我李璠是没什么背景没什么家室,但我也不能任由你们这样折辱!”

李璠接连说着,还不忘诋毁许剑生。听得顾知微是轻嗤冷笑,她看了边护使一眼,眼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你看,我就说这李璠肯定不会领情的吧?

边护使长出一口气,只觉得刚才自己的求情都白瞎了,这李璠是真真不争气,白白浪费了自己一番功夫,气得一脚踹在他的心窝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妄言给许将军泼脏水,大言不惭,你真是让我丢尽了脸面啊你!你对得起许将军对你的恩情吗?你对得起军中这么多和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吗?”

边护使越说越气,又朝着李璠踹了几脚,李璠跪倒在地上,连声哀嚎,看起来好不凄惨可怜。顾知微看得明白,边护使根本没用全力,这李璠就是在装模作样。

可边护使的气愤是真的,他走回原来的位置坐下,问那几个细作:“你们还有什么证据吗?最好快点拿上来。”

细作作揖,微微躬身而后十分恭敬地说道:“我们的合作并不是面对面商议的,而是让手下代为接头,传递信件。不知李副将的信件有没有销毁掉,可我这边的信件,我是一直有好好保存的。”

双方交换信件,那细作这边收纳保存的肯定是李璠写给他的,这个证据一拿出来,只要对证了笔迹,那李璠通敌叛国的罪名可以说是落实了。

他吓得脸上全无血色,全然没了刚才的气势,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边护使问细作把东西放在哪里了,细作说了个地点,就在城外一处茅草屋内,恐怕遇到方才那样人去楼空的情况,边护使急忙派人前去寻找。